分享

人工智能了,你的大脑还不刷新?

 微课进行时 2020-03-17

昨天,韩国棋手李世石与谷歌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go”在首尔四季酒店举行第一场围棋比赛,双方在较量3个半小时后,李世石宣布认输。他说,没想到AlphaGo会以如此完美的方式赢得比赛。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面对这巨大的冲击,真的感觉有很大的危机感。会不会有一天,站在学生面前讲课的是一位机器人老师呢?你会说机器人再聪明也是听从人的指令,可谁知道哪一天机器人成了仙,彻底把人类打败啊?现在还能够稳稳的工作稳稳的生活稳稳的幸福吗?我们需要有怎样的意识和行动,让自己跟上这个时代,不要被甩在九天之外呢?


危机感促进我深思。都说教育是领先时代的,其实现如今,却存在着一个可怕的现象,基础教育其实离现代化很远。一方面,理念太多,催生的样板校应接不暇,另一方面,剔除表演成分,我们真正看到的是许多一线教师落后的学习力。我遇到许多年轻的教师,甚至还不会用云盘。这些,其实并不稀奇,因为一线教师每天忙于日常琐碎的备课讲课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以及各种“进课堂”的事务性工作的纠缠,他们没有主动提升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怎么办?我觉得两重办法,首先要增强自身主动学习的能力,再忙也要有规划,再忙也要有头绪,再忙也要有行动。不要拒绝新生事物,凡是能够优化我们工作效率的软件、APP,都要与工作整合起来,为我所用,勇于尝试,积极实践,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举个例子,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撞车”事件,怎么办?比如,开学初,我组织的区域教研与市级教研会议发生了时间冲突,我则悠然解决。怎么做到的?借助网络,我组织了网络教研,利用“麦客表单”及时签到、反馈,在第一时间我掌握了老师们参加教研的动态情况。善于优化,会帮助我们想出许多提升工作状态的办法。铺天盖地的信息软件、APP,怎么学,学什么?没人培训啊……这些想法现在都不应该存在了,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早已经打破了培训垄断的格局,只要你想学,电脑手机中会有各种教程。再也不要坐等被培训,要主动出击,主动生长。其次呢,就是学校及教研管理部门,要转变工作思路,传统古方自然好,但是要结合具体情况,依时代而变。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飞快,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浪费在公交和地铁中,一条微信,就能把事情说清楚,有必要还要集会吗?一个智能软件就能汇聚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更没有必要兴师动众的反复平层研讨。把这些时间优化出来,我们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这些自由的时空,足以让我们静下来思考学习新的知识。


电脑运行慢,是因为垃圾多了,需要清理;我们发展的脚步慢了,也是因为负荷太重。学校教育的顶层设计中,一定要优化教师们职业发展的时空。

作者简介

作者:王春红  笔名:听我花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