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战斗在机场海关旅检一线的海关关员们不避、不退、不让,立足岗位,全力以赴。 首都机场海关旅检一处五科四级主办谢丽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启动伊始主动请缨投身疫情防控战斗中。 面对疫情,主动请缨参战 “工作后第一次回老家过年,也是2018年结婚后第一次回家过年,双方家里都为我们这次回去做了充足准备。”原本的春节计划让谢丽惠很是兴奋。 谢丽惠的家乡远在福建,来北京海关工作已有3个年头。今年,科里将宝贵的春节休假机会留给了她。但疫情突如其来,留住了她的脚步。 有着8年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的谢丽惠敏锐地察觉到疫情发展的迅速与严重。“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为这次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如果当时回家了,心中也必然满是不安与牵挂。”谢丽惠果断退掉回家的车票,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坚持在最有可能直接面对染疫嫌疑人的旅检现场进行医学排查。 因为疫情缘故,首都机场整体客流量较以往少了很多,但口岸疫情防控的开展,旅检人员的工作压力陡增。 T3E卫生检疫现场:(左二为谢丽惠)查看报警记录 “我们日常的工作是对旅客进行指导填写并核实健康申明卡、体温监测和医学排查,对发现的病例、疑似病例和有症状旅客按联防联控机制进行隔离转运。”为对每一位旅客的生命健康负责,谢丽惠经常连续作战,值班时每日平均睡眠不足3小时。疫情期间有苦有累,但她从没有抱怨,没有退缩。 科学防控,查出空港首例患者 1月23日11时30分,一名中国籍男性旅客在通过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境卫生检疫通道时,触发了红外测温仪高温报警。这让当时正在旅检现场值班的工作人员紧张起来。 得知该旅客是从武汉抵京后,谢丽惠马上高度警觉起来,按照海关总署口岸防控技术要求,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对该旅客及其妻女展开医学排查工作。 经过两次测温,该旅客腋下体温均为38.℃以上,最高为38.5℃,但他坚决否认身体不适。谢丽惠却发现该名旅客有咳嗽症状。 “先生,您这两天是不是有点咳嗽?” “没有。谁还不会偶尔咳嗽两声吗?清清嗓子,我太久没喝水了。” 谢丽惠再次劝导乘客回忆近期的身体症状。“1月21日那天开始觉得有点冷,我吃了些感冒药;22日晚上坐火车到北京,现在气温比较低,车上的空调开得不是很足,稍微有点冷,但和我的身体情况没有什么关系。” 在医学排查期间,旅客仍然觉得有些冷。谢丽惠解释,正常情况下,很少有人会觉得医学排查室冷,这位旅客很有可能是因发烧引起的畏寒症状。谢丽惠马上意识到该旅客极有可能存在染疫风险,随即将排查情况报告了值班科长,并严格按照海关总署防控技术方案对该染疫疑似者进行场内直接转院。 在等待救护车到场的过程中,染疫者如果情绪失控,冲出排查室,到达日均旅客30万人次的首都机场的公共区域,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谢丽惠一直为旅客进行疏导解压。6个小时后,救护车到达现场,将该旅客转运。在此期间,她一直身穿防护服滴水未进。 T3E廊桥下:(右一为谢丽惠)与急救工作人员进行转院交接 后来该旅客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这是全国海关在空港口岸发现的首例确诊病例。“其实并不是我比别人做得好,我就是按照标准流程判断和执行。”她说,“如果换一个关员,也会是同样的结果。” 耐心细致为旅客服务 “你们的水银测温不准,我再测两遍吧!”一位面戴防毒面具的小伙子在过卫生检疫通道触发红外测温仪高温报警,用水银测温两次后均为37.4℃,他情绪激动。 此时已是二月中下旬,这位旅客要赶往国外复工。谢丽惠劝他坐下来冷静后,又测了两遍体温,依然是37.4℃。旅客称自己在家已经隔离很久了,期间也没有接触其他人。“如果再不出去,我的这份工作就没有了,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谢丽惠耐心地劝服:“这个阶段确实非常特殊,首先您有一些症状,虽然没有接触相关病例,但也不能保证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出门,出门后可能接触到您自己并不知道的病例。出于对您健康的考虑,建议您先不要出行,等不发烧了,体温平稳后再出行。” T3E卫生检疫现场:(左一为谢丽惠)对有旅行史旅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在现场,该名旅客和公司经理一直在沟通。谢丽惠也帮他向经理说明了具体情况。几经劝说后,这位旅客终于同意回家。旅检工作人员还帮他将防毒面具换上了医用口罩,提醒他一定做好防护。 谢丽惠能够理解旅客的焦虑,“这个时期大部分坚持出境的旅客都是到了迫不得已,比如必须要去上学、上班或是其他情况,如果这次走不成,就还要等很久,所以他们的情绪都会比较激动。” 遇到特别着急催促登机的旅客,谢丽惠会与旅客确认好登机时间,优先排查,但不会省略任何流程。“在慌乱的情况下,不能让旅客的催促扰乱你的思维,要时刻保持自己的理智,冷静地处理。”谢丽惠说,如果没有问题,我们会把他们带到快速通道,不耽误旅客的行程。 为消除一些旅客的抵触情绪,谢丽惠会巧妙转换与旅客的沟通方式,从“您近14天是否去过湖北”变为“请您回忆一下最近2周都去过哪些地方”,从“最近是否吃过退烧药”变为“最近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有好转吗,是因为吃药了吗,吃了什么药”,以聊天的形式拉近与旅客的距离、用情感消除旅客的恐惧,从而更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这种专业问询方法和工作模式,在旅检现场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T3E卫生检疫现场:(右一为谢丽惠)与同事分享健康申明卡核查要点 倒班休息时间,谢丽惠疏压的方式就是在家认真学习防控方案、了解更多和疫情相关的新知识点、与同事们探讨和分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以及新的防控方案。她觉得这样才能在工作时更加从容,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回答旅客更多问题,一方面可以更准确地判定他们是否为染疫疑似者,存在染疫的风险有多高。 当前,境外疫情正迅速蔓延扩散,坚决遏制疫情通过口岸传播扩散、防止疫情输入是当前首都机场海关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记者发稿时,谢丽惠仍然和她的同事们奋战在战“疫”一线,日夜防守,毫不放松。“我深知此刻我的责任!”3月13日,刚刚结束了连续30多小时工作的谢丽惠坚定地说。伴随着这句话,她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