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类拔萃 【拼音】:chū lèi bá cuì 【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的孟子,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成为后世后世儒家的主要思想主张之一。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孔子、伯夷和伊尹都是圣人,那么他们三个人有相同的地方吗? 孟子回答说:有,要是让他们做君王,他们都能够让大家信服,使天下统一。但是要让他们去做一件不合道理的事情,或者去杀一个无辜的人,那他们就是死也不会干的。 公孙丑又问:那么可不可以说,伯夷、伊尹和孔子一样,都是最伟大的圣人呢? 孟子回答:“凡是同类的都可以相比较,如麒麟同其他走兽比,凤凰同其他飞鸟比,泰山同其他丘陵比,河海同水洼细流比,而前者都远远超过了后者。圣人和其他人也是同类,但圣人已远远超出、高过其他人了(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