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火锅:挡不住的麻辣诱惑

 冯仙森 2020-03-17
小葵花:重庆到北京的距离 来自闲云老鹤 00:00 04:33


       2020年这个春天注定让人记忆深刻。十多亿国人被疫情困在家中,惯性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网上流行的一段视频,据说是无数重庆人这个春天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想不想吃火锅?”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火锅,对于重庆人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


      重庆火锅,作为当代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不仅扎根于重庆人的心里,同时也是很多外地朋友对重庆的第一印象。重庆人招待外地朋友,第一顿大多是火锅;重庆人从他乡归来,缓解乡愁的也首选火锅。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血旺等。至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开始出现毛肚火锅。抗战时期,重庆的火锅餐饮有较大发展,大街小巷遍开火锅店,在三四十年代,重庆的鹿氏夫妇开办了三五火锅馆,其后又出现了著名的有云龙园、述园、一四一、不醉无归、桥头等等火锅店,盛极一时,魅力无限。


      重庆人喜爱火锅,首先是重庆的环境气候决定的。重庆临近长江,属丘陵地带,常年气候比较潮湿,且多雾,重庆另一个别称叫雾都。而辣椒可以去除体内的寒气,花椒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所以重庆人喜欢麻辣是因为地理环境因素,吃火锅就成为一种习惯,成就一方特色。当热气扑在脸上,夹着一片毛肚,通过“七上八下”后送入口中,感受那般鲜脆可口,是最美妙的时刻了。 


       重庆到底有多少家火锅店?恐怕很多地道的重庆人也说不上来。官方数据显示,重庆辖区内火锅门店数近3万家,直接从业人员达60万人,年产值近300亿元,占重庆市餐饮业的比重为38.8%,火锅行业已成为拉动山城消费最有力的产业之一,重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火锅之都。

       有人说,重庆火锅难有百年老店,解放前三五火锅、云龙园等曾红极一时,改革开放后,桥头火锅一度爆棚。20多年前我从外地调回重庆,正是桥头火锅巅峰时代,那时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在这里勉强能请上三五人一次小聚,还不敢点什么“硬菜”。九十年代中期,小天鹅应时而生,独占鳌头。但正应了那句话,花无百日红。转眼这些昔日的老牌火锅店不少已灰飞烟灭,走下神坛。而今,虽有刘一手火锅、三五火锅、秦妈火锅、德庄火锅等为代表的老店火锅,南山巴倒烫、鲜龙井、快活林、枇杷园等新派园林火锅以及珮姐老火锅、王五老灶火锅、渣渣老火锅、地瓜老火锅等老灶火锅撑起了山城火锅大旗,但一家独大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红汤是火锅的灵魂。重庆气候潮湿,重庆人又酷爱吃辣,这种红油火锅全是麻辣的,汤料调的鲜红欲滴,辣椒的香味飘散开来红汤总是看着很吓人,大块的火锅底料浮在油亮的红汤上,还加了不少花椒干辣椒点缀一旁,让人总是未尝其味,就辣在舌根。每次落座后看到锅里开始咕噜咕噜的冒泡,我就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但重庆火锅也不全是红汤的,还有鸳鸯火锅,就像八卦一样分2份,一边麻辣,一边清汤。此外,还有一种叫子母火锅,内容和鸳鸯火锅一样。

      作为一个重庆人,又在主城区工作过很多年,吃过的火锅已经记不清了,但记忆深刻的常常是那些大众火锅。比如当年大坪的“蒋平火锅”,纯粹一个地摊式的火锅,却因味道地道、价格便宜异常红火,后来开进了富丽堂皇的楼里,分店开多了,反而偃旗息鼓了。如此命运的还有中兴路的“铁匠火锅”、北桥头的“牛魔王火锅”等。南方花园鸭肠王火锅,鸭肠鲜嫩爽口,长盛不衰。南山的老厂毛肚火锅,店面、气场不如鲜龙井、巴倒烫等,但总有不少回头客,生意一直兴旺。

       这几年回重庆吃的火锅中,论及味道及性价比,江北“莺花渡”火锅和“渝宗”老灶火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两个店的老板都有自己独到的经营理念,既诚信经营,又有自己的特色。“莺花渡”火锅老总陈勇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为人优雅低调,店内装饰文化元素多元,高端大气,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他对菜品、底料、调料、服务等要求极严,回头客极多,已计划在北京开分店。前几年,几个来自涪陵的年轻人加盟了“渝宗”老灶火锅,700多平米的大厅只安放了33张桌子,环境宽敞明亮。选用了40多种香料、调味品一起炒制,配以牛骨汤熬制而成,口感丰富。鲜毛肚、鲜鸭肠直接从屠场送来,保证新鲜质量。特别值得一提是这家店的酥肉,用料专选的里脊肉配以自家秘方而成,外黄内焦,口味香滑爽口,是必点的菜品。但不无遗憾的是,他们已转手进军新的领域去了。


     在重庆,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问题。

(2020年春作者乡下家庭火锅)

(备注:本公众号图片选自闲云老鹤图库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