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军武器并不比八国联军差,为何却被打的落花流水?

 鸢飞九天2018 2022-10-09 发布于河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之后,侵略军一路势如破竹,迅速攻陷了大量城池。当八国联军在占领天津附近的一个清军武库时惊讶的发现,在这个武库中,储存了大量先进的武器。其中,有36门87毫米克虏伯炮,60门7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42门57毫米的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42门47毫米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炮,以及大量其他口径的各类大炮。同时,武备仓库内还藏有了3万多杆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福枪。

八国联军

看到这些海量的先进武器,八国联军的官兵都目瞪口呆,因为,这些武器装备,尤其是火炮,相当一部分是列强刚刚投入生产的最新武器。例如36门87毫米的克虏伯炮,就是1897年,也就是三年前刚刚由德国埃森公司制造的,60门7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也是德国三年前刚刚研制成功并制造的。

因此,与八国联军对峙的清军,不但人数占据了巨大优势,在武器装备方面,相当一部分清军也并不弱于联军。某些武器的先进程度,甚至还有超过了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

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是列强利用坚船利炮等先进武器装备,击败了装备落后的清军。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武器装备落后的确是清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到了八国联军侵华之时,虽然当时中国的工业和科技并未有多大进步。

但是,从列强购买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的清军,在武器方面并没有与八国联军形成巨大差距。也就是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军的失败,武器装备并不是主要原因。那么,总数超过数十万,占据了人数绝对优势的清军,武器装备又并没有与八国联军形成代差,为什么清军依然被八国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呢?

清军士兵

首先,清军之败,不是武器装备不行,而是人不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时,清朝的常备军体系早已崩溃。而且,这个崩溃的时间还很早,早在太平天国运动之时,清军的常备军,也就是八旗军和绿营,就已经不堪使用。

但是,为了维持统治,八旗和绿营依然保存着建制,并耗费着大量的军饷,这些数量近百万的军队,除了维持治安,一旦发生战争,几乎都不堪使用。而清朝末期,清廷又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面,因此,为了应对内外挑战,清政府被迫采取了临时招募兵丁的措施。

然而,这些临时招募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游手好闲之人组成。这样由大烟鬼、盗贼、赌徒等组成的军队,又没有经历多少训练,在战场上没有一触即溃反而奇怪。清朝依靠这样的军队,去抵抗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列强军队,岂有不败之理?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

其次,清朝的军官缺乏现代化军事素养。清朝的军队在八国联军之时依然是旧式军队,绝大部分军官根本没有接受任何现代化军事训练,更没有接触过军事理论知识。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让这些通过裙带关系和封建武举出身的军官,指挥军队取得现代化战争的胜利,无异于缘木求鱼。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清政府早已彻底失去民心。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固然令人痛恨,但是,清政府却从未有过坚定抵抗的决心。而中国人民的苦难,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带来的。

因此,虽然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曾自发的抵抗。但是,由于清军恶劣的军纪和清政府的斑斑劣迹,清军几乎从未得到人民的支持。

清军

而清政府本身也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向八国宣战之后的慈禧太后,只强硬了几天,就迅速在列强的兵锋之下软了下来。被撵出北京之后,慈禧太后在逃亡的路上更是下达了讨好列强,剿灭义和团运动的命令。这样前后矛盾的命令,让清军无所适从的同时,也自然更得不到百姓的支持。

最终,这场由于慈禧太后头脑发热引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有史以来赔偿金额最巨的《辛丑条约》签订宣告结束。从此,清政府彻底沦落为帝国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及中国人民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