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痛如何调理

 觉空妙慧 2020-03-17

一、概述

牙痛是以牙齿及牙龈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口腔疾患。

平常所说的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牙槽或牙周脓肿、牙质过敏等症。

《灵枢·经脉》曰:

足阳明经脉……入上齿槽、手阳明经脉……入下齿槽。

无论是外感风热侵袭还是胃火炽盛均可因郁而化火上炎致牙痛。

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也能引起牙痛。

二、病因病机

1.风邪外袭经络,郁于阳明经络而化火,火邪循经上炎

2.多食肥甘厚腻之物,肠胃积热,胃火上炎

3.多食酸甘之物,口齿不洁,垢秽蚀齿

4.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三、辨证

1.辨经络

上齿痛为足阳明胃经的病证,下齿痛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病证。

2.辨虚实

起病急,疼痛剧烈,齿龈肿胀为实证。

起病缓,隐隐作痛,牙龈萎缩为虚证。

3.辨兼症

风火牙痛:起病急,兼齿痛龈肿,脉浮数

胃火牙痛:牙痛剧烈,兼齿龈红肿或出脓血,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虚火牙痛:起病较缓,隐隐作痛,牙龈微红肿,或牙龈萎缩,脉细数

四、调理

1.原则:疏风泻火,通络止痛;滋阴降火

2.主穴:

合谷(清泻阳明之热,祛风通络,镇静止痛)

颊车(祛风止痛、通络开窍)

下关(疏风清热、通关利窍)

3.配穴:

风火牙痛:外关(疏通经络、通络止痛),风池(祛风解表、通络利窍)

胃火牙痛:内庭(清泻胃火、消肿止痛),二间(清热散风、消肿止痛)

虚火牙痛:太溪(滋补肾阴),行间(清热镇静)

五、台湾董氏奇穴--三齿穴

【三齿穴】

穴位:手掌朝上,当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上二分半为三齿一穴;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上五分为三齿二穴;中指与无名指上七分半为三齿三穴。

解剖:正中神经浅枝、脾胃神经。

取穴:(见图)。归经:入肾胃神经。穴性:调理脾胃,清泻止痛。

主治:咽喉炎、扁桃腺炎、牙齿痛、齿龈炎、胃胀、胃痛。

针刺法: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感:酸胀感。

配穴:

1.本穴可配四花治胃胀、胃痛。

2.咽喉炎可先于商阳放血,再取本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