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刚自曝:自己对玉颇有研究,玩玉后仿佛变了一个人……

 藏玉APP 2020-03-17

  说到王刚,他的身上有两个标签,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和珅”,一个是“收藏家”。

  随着对他的了解加深,看了很多他的鉴宝节目后,会发现,他其实,就是一个喜欢收藏的收藏家。

  甚至套用王刚调侃自己的话来说:“他是收藏界最好的主持人,也是主持人里最好的收藏家。”

  对于收藏,王刚也有着一些独到的看法,他曾说:“有人以前在没有进入收藏的时候,每天都在喝酒、打牌无所事事的样子,进入收藏界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

  尤其是他分享自己藏玉后的感受,称自己在玩玉后,碰到藏友时,就像小孩一样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一块分享,而且在分享作品的同时还会分享得到这件作品的那些过程。玩玉让自己有了一种精神寄托,一种生活乐趣,或者说一种生活感悟,也让自己学会了很多……

中庸

  王刚在饰演《玉碎》时,曾言:自己对玉颇有研究,“玉”的特性就是中庸,并且玉的这个特性也和他在剧中的人物性格不谋而合。

  但何为中庸?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不偏向任何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叫做庸。中,就是普天之下的正道,庸就是普天之下的定理。

  中国人好中庸之道,故也爱玉,因为玉本温润,而温润两个字其实就是中庸的最好写照,热与冷之间取其温,不干不湿取其润,恰如此玉,也恰如其人。

内敛

  王刚曾在儿子九岁那年,送了他一块价值不菲的和田玉,除了作为生辰礼外,也是希望逐渐长大的孩子能够懂得玉中的道理,像玉一样温润内敛。

  可能很多外国人会不理解中国人对于玉的执着和热爱,生辰礼送个游戏机,送个黄金钻石,难道不香吗?

  其实,那是他们不懂中国的文化,游戏机固然好玩,只是一时的新鲜,黄金钻石固然好看,却也过分张扬奢侈,但是,玉不一样。

  一块和田玉,它温润而灵动,内敛而氤氲流光,不仅是最好的传情之物,符合中国父母内心深处低调内敛的情感诉求,也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的祈愿。

  唯愿孩子像玉一样谦谦君子,内敛温润,平安成长。

  当然,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祈愿,也是对每个爱玉玩玉的人最好的祝福,有玉之德,像玉之润,精光内敛,温润莹泽。

宽容

  幸福的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宽容,且懂得知足常乐;恰巧,不幸的人也有一个共同点:挑剔,且不懂得满足。

  如果一块美玉之上出现了一点瑕疵,知足的人懂得宽容,选择了原谅,不止收获了一块美玉,还收获了一个好心情。

  但是爱挑剔的人却恰恰相反,他们不仅会把这种小瑕疵放大,千方百计地去挑它的毛病,还恨不得用放大镜把玉上的僵、棉、裂、水线或者工艺上的缺陷等等全找出来,好像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水平很高。

  当然,最后他不仅丧失了一块玉,还会因为自己挑剔的性子错过了无数的美玉,不断地钻牛角尖,让生活也充满着不快乐与不幸。

  这样的人注定玩不好玉,因为玉不是为讨人喜欢而生的,我们赏玉之美,是在玉中发现美,他们却总是盯着奇石的瑕疵。

  这样的人也注定不快乐,因为他们太爱较真,从而会失去许多人生乐趣。

耐心

  王刚曾回忆自己刚踏上收藏道路时,因为害怕买到假货,总是拉着马未都老师一起去逛潘家园。

  然后耐心地不断观察研究马未都和这些卖家之间打交道的方法和分辨藏品真假的方法。

  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样长时间的耐心坚持之下,王刚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鉴宝高手。

  其实,玩玉一途,导师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能让马未都亲自教导,但是有一样,却是很平等的,那就是你的耐心,玩玉,最重要的也是耐心。

  有钱也好,没钱也罢,端看你愿不愿意花功夫去研究、学习玉石知识与文化,毕竟吃药这件事,和你有钱没钱无关,而且,还可能因为有钱损失的更多。

  倘若你想不吃药,想收藏到精品玉,那么你就要有着极大的耐心去坚持玩玉。

  诚然,遇到事就退缩的心态,再正常不过了,因为能保持耐心的人太少,所以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成为像马未都和王刚一样的收藏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只要你坚持住,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希望每一个玩玉的朋友,都能在玩玉路上有着极大的耐心坚持住,变成一个像玉一样中庸、内敛,也十分宽容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