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苗】⑨ 苏步青励志讲座(包轩宇)

 真学以致实用 2020-03-17

'

作者:包轩宇

(鳌江实验小学 四年5班)

苏步青励志讲座

苏步青(1902-2003),出生于平阳县腾蛟镇卧牛山下,是我国著名的几何学家、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诗人,称得上是一个奇才。今天,我跟随平报小记者,来到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听张文爷爷讲述苏步青的故事。

在高大的报告厅中,我在第一排坐下。不久,张文爷爷缓缓走上讲台。他已经八十多岁高龄,能为我们演讲实属不容易。讲座开始,张文爷爷就讲述了苏步青的人生经历。

苏步青出生在一个几代务农的家庭中,小时候就要在山坡上放牛。少年时的苏步青十分好学,由于他经常在老树下听老人们讲故事,再转述给小伙伴,所以其他放牛娃都叫他“放牛大王”。除此之外,他还在私塾中学过古诗词。一次,苏步青一边放牛一边看《三国演义》,不料从牛背上摔了下来,差点被旁边的竹尖尖扎到。这一幕正巧被不远处的母亲看到了,她想:这孩子这么爱读书,我不能让他再放牛了。于是,母亲将苏步青送到了县城的平阳第一高等小学(也就是现在的平阳县小)。

可是,苏步青却不喜欢学校的课本,倒是县城的繁华街市吸引了他。他经常逃课去逛街。因此,苏步青每次的考试总是最后一名,免不了要被老师罚站挨打。

后来,苏步青转入平阳第三高等小学(也就是现在的水头一小)。正是在这里,他喜欢上了数学。

苏步青刚转入平阳第三高等小学时,他的语文老师想要考察他的作文水平,于是便让他写一篇作文。很快,苏步青便写出了一篇小诗。可老师看过后,却质疑地问道:“这是你写的?”因为苏步青写得太好了,老师怀疑他是抄的。

“是我写的。”苏步青回答。

“真的是你写的?”老师仍问。

苏步青急了:“是我写的就是我写的,难道我还会抄吗?”

老师大怒,把作文本打上一个大大的红叉,扔在地上,拂袖而去。

苏步青十分窝火。他想:“那老师也太坏了,我干脆来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后我干脆不上他的语文课了。”从此苏步青果然不上语文课了,而是自己坐在大树下看书。

一次,苏步青在树下读《三国演义》,被一个新来的老师发现了。他问苏步青:“你为什么不去上课?”

苏步青道出了事情的原委。老师便说:“我带你去见见他。”

见到语文老师,他便说,苏步青曾在私塾学过古诗词,那首诗是他自己写的。语文老师向苏步青道了歉,师生二人又重归于好了。之后,苏步青的成绩直线飞跃,从最后一名直升第一名。

苏步青参加了浙江第十中学(也就是现在的温一中)的考试,发榜的那一天,他跋山涉水,来到浙江第十中学门前。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看榜的学子。他们嘲笑苏步青:“农村娃怎么可能考中中学,还是快回去吧!”可是当他看到第一名的名字正是苏步青时,没有人再敢嘲笑他了。就这样,苏步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第十中学,而且在学校中门门考第一。

中学毕业,苏步青东渡日本留学。归国后,他积极从事教育事业,从复旦大学数学系的教师一直当到主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苏步青遭遇“四人帮”迫害,来到江南造船厂进行“劳动改造”。虽说是迫害,但苏步青也很乐意和工人们待在一起。

当时的江南造船厂由于船体数学放样不精确,工人们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和时间。后来,苏步青进行了精确的船体放样,让造船时间缩短,工人们也更轻松了。

之后,苏步青还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副主席等职务,直到2003年以101岁的高龄在上海逝世。

张文爷爷还说,苏步青的一生攀登了三座高峰:科学高峰、教育高峰、长寿高峰。

在科学高峰上,苏爷爷发现了苏锥面,创造了微分几何,为未来的数学(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高峰上,苏爷爷的执教时间有七十余载,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众多人才。一次,一个人问苏爷爷:“你到底有多少弟子?”苏爷爷摇摇头,笑着说:“数不清,数不清。”因为“苏步青”与“数不清”谐音,所以“苏步青,数不清”这句话便流传开来了。

在长寿高峰上,苏爷爷又有怎样的建树呢?近代数学家中,长寿的很少见,只有两个。具体的名字我记不得了,只知道一个是德国人,一个是法国人。而苏爷爷却有101岁的高寿,连一般人都做不到,更是让其他数学家望尘莫及了。

苏步青一丝不苟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一次,苏步青为杭州一所小学题词“攀高贵在少年时,为学应需毕生力,愿孩子们变得更聪明。”可当十几年后,张文爷爷采访苏步青,想请他为他的母校——平阳县小题词时,他却将那副题词中的“需”改为“竭”,“变”改为“学”。他还说:“我当时真糊涂,孩子聪明怎么能靠‘变’,应该靠‘学’!”于是,题词变成了“攀高贵在少年时,为学应竭毕生力,愿孩子们学得更聪明。”这不正体现出苏步青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吗?

演讲完毕,活动结束了。苏爷爷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将来也要像他一样,成为祖国的骄傲!

为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鳌江,培育文学人才,展示鳌江原创文学的新生力量,鳌江镇文化服务中心、鳌江图书馆共同举办“2017原创文学作品”网络大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