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忠 ▏苏步青故居的文化氛围 (随笔)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作者简介:金忠,机关公务员,业余时间热心散文写作和户外摄影。写作信条是“我手写我心,忠于事实,朴实无华”;摄影信条是“摄别人未摄之景,寄别人未寄之情”,相信美在旅途、美在生活。


作者  /  摄影: 金 忠

参观苏步青教授故居,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的文化氛围。

苏步青故居位于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苏步青教授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是微分几何学学派的创始人,有“数学之王”的美誉。他业余爱好诗词创作,《苏步青业余诗词抄》存诗词五百余首。这些在他的故居都能看得到。现在苏步青故居和苏步青励志馆已经成为浙江省平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紧挨着苏步青教授故居的院子外面有两个造型简约的花岗岩雕塑,一个雕塑上镌刻的是《平面与立体轨迹引论》和几道用英文字母表述的数学公式;还有一个雕塑上镌刻着恩格斯的一段话:“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笛卡尔是解析几何学的创建者,我猜想恩格斯的这段话肯定与苏步青教授研究的领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这些雕塑提示我们,苏步青教授是个了不起的数学家。在他的故居,我们可以看到他求学之路和励志精神的介绍、可以感受到他在数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多次获得国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奖项。苏步青故居是一个庭院和一幢木结构平房,房子建于清朝末年,院子和房子都不大,看上去古色古香。院子门台的正上方依然保留着当年华国锋同志亲笔题写的“苏步青故居”烫金匾额。


走进院子再往前三十米,左手边是一座七开间的木质平房,这就是故居的正房。屋顶上盖着青瓦,屋檐的两边檐角高高翘起、整个房屋显示出沿海老建筑低矮防风的特点。右手边是苏步青半身石雕像,石雕下座的左、右、前三个侧面分别刻着中、英、日三种文字的碑文,介绍教授一生的奋斗历程及其科学成就。故居室内陈设与皖南民居颇为相似,客厅有中堂,有屏风、有条几、有八仙桌,条几上还摆放着花瓶。站在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一件往事:大约是1977年夏天,那时我还在读高中,在班主任吴文炎老师家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苏步青编写的《平面几何习题集》。我不知道谁是苏步青,便萌萌的问:“吴老师,苏步青也是数学老师吗?”吴老师看着我,顿了一下笑着说:他可不是一般的数学老师哦,他是有国际声望的老数学家,复旦大学的教授。从那以后,苏步青这个名字就像钉子一样,楔进了我的记忆。直到今天我才有机会近距离系统的聆听、阅读苏步青教授的情况介绍。


苏步青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从浙江大学副教授起步一路做到复旦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和名誉校长、直至全国政协副主席,真可谓“育人无数”!他给家乡平阳县实验小学的题词是:“为学应竭毕生力  攀高贵在少年时”;为腾蛟中学题诗:“春风化雨润心芽,培好幼苗开好花。就地腾蛟铭学府,树人起凤振中华。百年扶植谈何易,四化图谋路尚赊。党领吾侪前进日,群星灿烂乐无涯。”亦诗亦理,温和自然、有教诲无教训。 

诗词创作无疑是苏步青这位数学家的心灵记录和情怀寄托。在苏步青故居我看到了他的两首咏史诗:一首是《颂陶小咏》:“不为五斗折腰身,归去来兮辞赋新。篱菊曾馨三径月,桃花犹泛一溪春。行文爽朗而潇洒,咏史激昂如有神。倘使先生逢盛世,何须高隐作闲人。”另一首是《刘基诞辰六百七十五周年誌庆》:“辅佐元璋出草莱,郁离文字有余哀。何因传世歌烧饼,委屈先生济俗才......”新中国成立后,他给故乡文化站寄来《题近照》诗一首:“梦里家山几十春,寄将瘦影问乡亲。何日共赏卧牛月,袖拂东西南北尘。”乡愁如梦、乡情如酒。


感受更为深刻的是教授晚年写的“悼亡妻诗”。苏步青的夫人松本米子日本仙台市人,是他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松本教授的女儿,1905年出生,1928年他们结为伉俪,相伴六十年(实际是五十九年),1986年病逝。已经八十五岁的苏步青老人吟诗道:“花开花落思悠悠,扬子江边忌又周。对月空吟孤影恨,倩谁倾诉暮年愁。尽无夜雨孩惊梦,纵有杜康难解忧。百岁光阴仅余几,仍须放眼望神州。”苏步青教授生于1902年,卒于2003年,享年102岁。2002年已经一百岁的他又写了非常感人的悼亡妻诗:“望隔仙台碧海天,悲怀无计寄黄泉。东西曾共万千里,苦乐相依六十年。永记辛劳培子女,敢忘贤惠佐钻研。嗟余垂老何为者,兀自栖栖恋教鞭。”故居展示了苏步青的爱情故事、励志精神和爱国情怀。他的诗词诗情浪漫、诗意温和、用典自然、功力深厚。学界普遍认为:苏步青教授是数学家中难得的杰出诗人,更是诗人中仅有的大数学家。他在诗歌创作中,打开了自己敏感而丰富的情感世界,这里有他心路的轨迹和对职业的眷恋。


那天以后我们还在另一个城市参观了一个历史文化景点。据介绍这个景点投资很大,占山圈水,场面宏大。同行的一位文史专家看过以后感慨道:投资确实不少,场面过于铺张。文化底蕴不够,景观杂乱无章,结论是观赏价值不高。

我写这篇文字,不是为了讨论苏步青教授的数学研究成就和诗词创作成就。想说的是,现在很多地方在恢复文化遗址,建设文化景点,推进文脉传承,这是好事。只希望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既不要生搬硬套,也不要过于豪华,一定要恰如其分的展示它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让参观者能真正受到启发和教益。我以为所有的外观和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风光背后一定要有文化。


《金鸽子文艺》常年约稿:

   金鸽子文艺是面向微信用户的自媒体平台,旨在以文会友,采珠藏山;投合志趣,携手发展。

   热忱欢迎全国志向于文学创作和书画爱好的广大微友,不吝赐稿。

   来稿强调原创文学原创书画作品(拍成照片)如有抄袭,文责自负

   来稿强调原创文学原创书画作品(拍成照片)如有抄袭,文责自负。附作者简介和本人彩色横幅照片,并发送至364393068@qq.com 邮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