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红柳飞燕,来源:(ID:tsgsc8) 一 小长卿聪明伶俐,活泼好动,他喜欢诗书音乐,又爱好武术击剑。在家人的悉心培养下,很快,他就能文能武,能弹能唱,成为同龄孩子膜拜的对象,众多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少年时,饱读诗书的司马长卿,特别崇拜战国名将蔺相如,很敬佩他的为人。稍长,他便自作主张,给自己改名为司马相如。没想到,这一改名,司马相如四个字,在文学史上名传千古。 二十出头时,长得英气非凡,高大魁梧的司马相如,看到出入官府的人排场宏大,耀武扬威,便萌生了也想当官的想法。但那时还没有科举制,想要做官,只能由政府根据家产选举官员,或者是本人花钱买职位。 因为西汉尊崇的是“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你们家产丰厚,他就觉得你这个人靠谱,经过各方面考察后会给你一个官职。司马相如家虽然家境优渥,但是还没有到被选官的程度,痴迷做官的司马相如,只能央求父亲花重金,给他买了个官职,武骑常侍。 这个官职,说白了就是陪汉景帝打猎,游玩,给皇上当保镖。也许骨子里并不是只知贪玩的人。很快,司马相如就厌倦了这种只是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官场”生活,他感到了思想的憋屈和生活的烦闷。 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景帝的弟弟,喜爱文学的梁孝王刘武来朝办事,随他同行的是当时的几位辞赋大家枚乘、羊胜,严忌等人。司马相如看到他们言谈辞赋,非常羡慕。他憋屈的思想和烦闷的生活似乎找到了释放的出口。从此,他潜心研究起了当时流行的文体——辞赋。 一个人,一旦迷恋上什么,便会为此不顾一切。痴迷上辞赋的司马相如,意不自得,借口生病,辞官回家。客游于梁,结交“梁园”文学团体,专心学习写作,一天辞赋琴剑,日子好不惬意快活! 但好日子没几年,父母相继过世,家业渐消。不善经营,只知道读书、写字、弹琴、练剑的司马相如,很快就坐吃山空,家徒四壁了。 但此消彼长,辞职在家,专心写作的他,很快名声大噪,梁孝王刘武慕名请其写赋,想到梁王当初对自己的无意点透,司马相如用心地写了一篇《子虚赋》。 没想到,辞藻华丽,想象瑰丽,气势磅礴的《子虚赋》一炮打响,深得文艺青年梁孝王刘武喜欢。见他精通音乐,梁王便把自己珍藏的绿绮琴馈赠于他,得此“世无第二”的名琴后,司马相如的声名更加远播。 一时间,辞赋第一,琴艺绝伦的司马相如,受到权贵争相邀请,大家以结识他这个才子为荣。 二 他来了,周到得体,不卑不亢的礼节中,自有一股风流,稍有口吃的他,沉静少言,巧妙地避过了自己的弱点。随着手指娴熟地拨弹,琴声悠扬飞起…… 那些附庸风雅的人,很快闭目陶醉于琴声中去了,他不动声色地观望中,知道湘帘后那一双秋波的主人,才是真正听得懂琴音的人。于是,他心动音变,大胆地以琴传情。 一曲《凤求凰》高昂激烈,意蕴悠长,座中人如聆仙乐,皆以为他在表达怀才不遇,渴求明主之意,而湘帘后的那个人,却早已闻弦歌而知雅意。
心有灵犀的俩个人啊,以琴定音。于是,这个超凡脱俗,有勇气有决心的女子卓文君,夜奔于他,干出了惊世骇俗,流传千古的风流雅事…… 在当今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一对年轻人的私奔,仍具耳膜鼓张力和眼球扩张力,何况几千年前的西汉?何况一对才子佳人? 私奔后的他们,如千万情投意合者一样,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干什么都是甜的。于是,她抛下千金小姐之身,当垆卖酒。他也舍下文人名士的架子,跑堂当伙计。虽苦虽累,却夫唱妇随,幸福甜美。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幸福爱情的果敢行为,被誉为“中国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连“诗圣”杜甫都写了一首诗,赞扬他们的爱情。
三 孩子和父母叫板比倔劲,父母永远斗不过孩子。果然,父亲很快原谅了她,分给他们家资奴仆,好日子倏忽而来。这个店,搬得实在太值了!适时,适地,适运,适宜!司马相如的运气好像也因此而转过来了。 某日,继汉景帝之后当了皇上的汉武帝刘彻,偶然读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以为是先古高人所作,忙向左右打听,当他得知是当世文人司马相如所做时,惊诧不已,连忙命人召之。 来见汉武帝的司马相如,谦虚有礼,“《子虚赋》乃叙诸侯之事,不足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于是作《上林赋》。 《上林赋》与《子虚赋》,虽然写作时间前后相隔十年,但内容连贯,构思一体,结构严谨,实际上是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两篇赋假设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人,通过他们对楚国云梦和天子上林苑的辽阔,物产的丰富,天子打猎的盛况,做了极其夸张的描绘,赋予了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巨丽之美,也产生了一个成语:子虚乌有。 两篇赋气势恢宏,波澜起伏,气脉贯通,一泻千里……赋之卒章显志于节俭,因以讽谏,真有豹尾之力。武帝大悦,赐官侍从郎。 这两篇赋,在许多方面都超越了前人作品而成为汉赋的典范之作,后人因此称司马相如为“赋圣”和“辞宗”。 但若认为司马相如是因此而取悦皇上的御用文人,那就错了。他生活在汉初走向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文人,仍然兼具纵横家的精神和气质,司马相如身上的策士遗风更明显。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使他写了《蜀中父老文》《哀二世赋》,面对君主的好仙,他写了《大人赋》来劝谏。让他意不自得的官,他辞而归隐,恩施不断的官,他迥别于汲汲功名利禄者,常称疾避事。 西南夷唐蒙严法苛责,巴蜀民惊恐万分,武帝遣司马相如出西南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司马相如撰《喻巴蜀檄》,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 这些特立独行,让他表现出了很强的独立精神,他谏说、论事、宗旨严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即使在极端夸张的文学创作中,也要有所讽谕,有所针砭,注重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正是基于这一点,他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被委以重任,官至中郎将等职。 多篇文采出众的《赋》,使司马相如名闻遐迩。曾被汉武帝金屋藏娇的陈阿娇,也千金求其一赋,以期重获宠幸。有感于众多受冷遇女子的悲苦,他挥笔而就《长门赋》——
她登上兰台,独自徘徊,曾许诺朝往而暮来的他,却不见行踪,唯见浮云四塞,天日幽冥,风卷帷幄,对爱人的期盼与失落充满心中…… 以景写情,幽怨深婉,情味隽永,匠心独具,被认为是历代宫怨作品之祖。 汉武帝看了后,感动万分,想起和阿娇两人当初的甜蜜,自惭不已,重新回到了阿娇身边。 陈阿娇不食其言,奉送百斤黄金给司马相如。后人有好事者,计算一番后,说司马相如是古今中外得稿费最高者,因为《长门赋》一个字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果真如此,可真是一字千金! 四 爱情,永远不是男人的全部,但爱情,却是男人最后的全部。无论何朝何代,有些男人,有共同的毛病。更何况古代还允许男人那样做。 像许多成功者一样,成名后的司马相如,交游日渐广阔,应酬日渐频繁,久之,眠花宿柳,成了家常便饭。最终,他向她摊牌: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聪明的她读懂了,他心淡漠,唯独无“亿”(伊)了!天下男子多薄情,可患难而不可共富贵。痛定思痛,她立刻回书: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榻,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书信首尾联环,情深意切。愤怒悲痛的她,要让他明白,如果要玩弄文字游戏,她并不逊于他!偏偏要噫(伊)! 现在看来,若不是那个时代对女子的局限,卓文君文采当真丝毫不逊于他,甚至她比他会更出名,更火爆!因为美女作家在那个时代更难得! 写完了信,细剖心底,明白自己还爱他,她也不忘给自己和他留回旋的余地,又加上一句“努力加餐勿念妾”,再来首《白头吟》,让他看看自己不比他差:
这个心底明净,誓要于俗世中坚守和一个人白头到老心愿的明媚女子,以女人少有的决绝气势,决定放手一搏,他不回头,她决然放手,他回头,她原谅他。 结果,她赢了,他回来了。从此,岁月静好,现实安稳,俩人终于白头偕老。这个超级聪明的女子,如此有理智,有方法,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仰望…… ![]() 五 公元前118年,司马相如因为消渴疾(糖尿病)辞世。病逝后,朝廷派人到他家取他所著的书,结果只有一篇《封禅文》。 司马相如,虽已骑鹤远游两千多年,却在文学史上一直享有崇高的声望,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赋是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杰出代表和汉赋的奠基人,晚他几十年的扬雄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的立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还把二人放在一个章节里加以评述。 《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天子游猎赋》等6篇,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策士遗风,卓立一世的司马相如,其赋其行,让千年后的我们,仍然心神莞尔,悠然向往。 -作者- 红柳飞燕,甘肃省作协会员,大学文化,高中教师。喜欢阅读写作,教书育人责任田,读书写作自留地。舌耕不懈,笔耕不辍。非为大器想晚成,只缘精神有需要。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