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善人”,清末民初书法家刘希宪

 青木森森 2020-03-17

“天津善人”,清末民初书法家刘希宪

刘希宪(1842年—1921年)字道原,天津塘沽人。他自幼饱读诗书,精通经史,文笔流畅,长于诗词,工于书法,写一手古朴典雅的隶书。其书功力尤深,却不在大家之列。但他平生以慈善为怀,多行善事,而且不畏权势,敢于直言,为穷苦人伸张正义。百年后观其书仍有义气盈怀之感。

“天津善人”,清末民初书法家刘希宪

刘希宪被尊称“善人”是有出处的。他所居天津粮店后街吉家胡同,是一座不大的院落。院内迎着大门有一座小影壁,影壁前面竖写五言律诗一首,两句一行:“天津益乡贤,余增七秩年。津沽称义士,河海兆恩缘。善显朝天大,功凭国相全。人神原一德,累代忠孝传。”有趣的是,当人们把诗的第一、三、五、七句的头一个字连起来读,正是“天津善人”四个字。 从此,“天津善人”在民国初年叫响。这不仅是刘希宪的自诩,也是他一生为人的生动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