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的书法如何确定“主笔”

 xianfengdui111 2020-03-18
在书法创作中,“主笔”是将字写好重要法则。清人刘熙载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艺概·书概》)

有了主笔,在主笔和副笔的对比中,才能突出各自的特点。顺带着,整个字的层次也丰富起来。
那么,王羲之的书法是怎样确定“主笔”的呢?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有过很好的概括,他说:“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

所谓“转左侧右”,就是向左绕转、向右倾侧,字势左低右高之意。这意味着王羲之的书法在确立主笔上,遵循着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字体的重心偏向“右上”。
因为字势左低右高,所以字的重心必然向“右上”偏移。以“人”字为例,一撇一捺,哪一笔是主笔呢?撇捺看似分量均等,都可延展。但由于重心向“右上”移动,所以必然造成撇短捺长,撇轻捺重,捺作主笔。如此才能撑住重心偏右的字势,否则,这个字就会向右下倒失重,不容易站稳。
第二,字体左小右大、上小下大。
字的重心向右上偏,所以右边的笔画及靠下的笔画必然会加长,以保持字势的平衡。以“神”字为例,左小右大,重心偏右,所以右边的竖必然是主笔,要求延伸形成长竖。正因如此,清代书法家黄自元总结出了“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的结字法则。再如“庙”,左长撇是主笔,因为左长撇越延长,整个字重心越靠右,也就越符合左小右大的原则。

至于上下结构的字,以“青”字为例,它下边的“月”是封闭结构,在横向上无延展性。所以主笔应该从上边来找。根据上小下大的原则,可知上面的三横中,最下面的长横可做主笔。所以,要将它延展扩展,写得长一些。同理,“盖”字上小下大,最下面的横是主笔。
第三,主笔放射、伸展、夸张,破除字的均匀状态。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字也是如此,过于平均平衡,这个字就会四平八稳,缺乏书法的美感。所以古人说“既知平正,复求险绝”,就是要求书法有一定基础后,要学会打破字的平稳以求变化之美。因此,“主笔”就得,具有延展的特质,以避免字体过于平正。
以“百”字为例,它下面的“日”是封闭的状态,不具有延展性。所以,这个字中有延展的潜质的“横”就会成为主笔。同理,“景”字中,只有横可延长,它就是这个字的主笔。
当然,主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以撇捺为例,它们同时出现时谁是主笔呢?晋代的法度是捺是主笔,它比撇重得多、长得多。但魏碑却相反,常常把撇写得很长。到了唐代,撇捺并重,但捺还是略重于撇,写经一路书风大致如此。但到了赵孟,会偶尔出现撇重于捺的写法。
再如,横画常在底端做主笔,写得更长些,如“正、五、三”等字。但钟繇与卫夫人一路书风,会把更多的横写长,形成一种灵动而雅逸的风格。这种风格被人称为“簪花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