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的第1句话很重要

 咩咩羔 2020-03-18

经常会听到家长说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发脾气,那么大家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吗?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又该怎么处理呢?

为何孩子老爱发脾气?

1.家人的宠溺

孩子平时受到过分宠爱,当遇到批评或者相反意见时就无法忍受了,或者当孩子大发脾气时,家长屈服了,遵从了孩子的意愿,那么孩子就会发现发脾气的妙用,把发脾气当成索取的工具。

2.体现存在感

孩子在年纪小时,一直是家庭的关注点,当孩子一旦被父母忽视了,就会让孩子产生不安甚至恐惧的感觉。所以才会忍不住通过发脾气来发泄心中的情绪,让父母的关注点重新回到自己身上,以引起家长关注。

3.负面情绪的喧嚣

年幼的孩子,因为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学习或者游戏过程中如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就会感觉到焦虑、羞辱,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以愤怒的形式爆发出来。

4.没得到尊重

孩子:“妈妈,你听我说”

妈妈:“@#¥……”

孩子:“妈妈,你听我说嘛”

妈妈:“@#¥#%……”

孩子:“啊……”

其实,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就很喜欢去表现自己。

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表现的机会或者在孩子讲述时没有给予ta足够的尊重和倾听,就极有可能让孩子发脾气。

5.身体不舒服或者睡眠不足

孩子身体劳累疲倦。导致身体疲累的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疲劳过度等,容易令人发怒。

同理。当孩子生病时,身体的不适感同样容易让孩子发脾气。

6.长时间的压抑

部分父母情绪不佳或者较为暴躁,让孩子经常莫名其妙受责骂,长时间的压抑或不满,让孩子用发脾气来发泄。

孩子发脾气,家长如何正确应对?

面对孩子发脾气,与其对他说“你不该发脾气”、“别闹了”、“别哭了”、“本来就是你不对”只会让孩子越闹越凶,那么家长究竟如何做呢?


第一步:引导孩子描述情绪

场景:孩子正在玩积木,一不小心弄倒了,孩子非常生气,一边发火一边摔积木。

当遇到这种情景时,家长可以走过去蹲下来跟孩子说“你现在是不是很难过?如果妈妈的积木塌了,也会跟你一样感到难过的。”

先帮助孩子确认自己的情绪,并借助同理心表示对孩子的接纳和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一句“我知道”的同理,能让孩子的潜意识浮出表面,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后,理智脑开始慢慢恢复工作。


当孩子的理智脑开始思考时,他的怒火就少了一半。这时,理性脑就和情绪脑就开始产生连接了。

第二步:引导孩子分析原因

引导孩子分析情绪,将发脾气的理由说出来的过程,就是帮助孩子进一步强化理智脑的使用。

此时可以运用行为疗法中的情绪ABC理论来引导孩子合理解释他发脾气的行为。

情绪ABC理论认为,看似是因为事件A激发了情绪和行为后果C,其实,是因为人们对事件A产生的错误认知和解释,而导致了情绪C的产生。


如果我们能合理解释B,就能产生不一样的行为和情绪后果。

比如,孩子因为积木倒塌而发脾气,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分析情绪:


“你感到很伤心,是因为积木全部塌了吗?还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搭好,感到很气馁?”

“不过,妈妈看到你都搭了4层高,觉得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第三步: 引导孩子反思行为

最后,引导孩子反思,孩子发泄情绪的行为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比如,可以询问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气,不过积木被摔出去,不是更不能堆成你喜欢的样子了吗?”


还可以告诉孩子,发泄情绪只要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物品都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可以玩“打沙包”的游戏,把情绪宣泄在沙包上。可以玩跳舞游戏,跟着音乐随意扭动身体。或者玩“吃掉你”游戏,把一些小食品当做不开心的坏情绪,然后吃进肚子里......


通过这三步,孩子的情绪得到认同和理解,并且也知道如何合理处理情绪问题。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会更加理性和从容。

一句“我知道”,胜过苦口婆心地说理;

一句“我也会”,胜过简单粗暴地压制;

一句“我懂你”,胜过千言万语地安慰。


有耐心的父母,才能教育出有耐心的孩子。孩子每次发脾气,其实都是他学习成长的好机会。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训斥他,而是接纳他帮助他。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