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诗圣也酗酒

 林歌作品 2020-03-18
杜甫:诗圣也酗酒

古代诗人,大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人人爱酒,甚至嗜酒如命。

他们得意时要饮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他们忧愁时要饮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他们欢聚时要饮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他们离别时还要饮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有钱的时候要饮酒,“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没钱也要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而且,饮酒必开怀畅饮,要“一杯一杯复一杯”。

饮酒必尽兴,最好是大醉,“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有酒就喝光,不会留到明天,“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一醉之后,万事莫管,“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

而在唐代诗人中,最喜欢饮酒的,当然是李白,谪仙嘛,饮酒是他快意人生、及时行乐的体现。

而作为他的铁杆粉丝,杜甫也不遑多让,甚至不惜借钱沽酒,常常因饮酒而欠债:“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句诗出自他的《曲江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这首诗大意是说:

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的钱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他不仅跟李白一样,喜欢喝酒,还喜欢写酒。

据不完全统计,杜甫现存诗文1400多首(篇),说到饮酒的有300首(篇),占全部诗文的四分之一。

杜甫:诗圣也酗酒

杜甫的喝酒史,始于十四五岁的时候。

这在他《壮游》一诗中有充分的证明:“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

前两句是说,十四五岁时,就和文人、官场打交道了。

中间两句是说,性格豪爽,喜欢喝酒;而且刚正不阿,嫉恶如仇。

后两句是说,喝醉了酒,俯视四面八方,全是平庸之辈。

等到了壮年时期,杜甫和李白、高适相遇,同游梁宋齐鲁,一同饮酒赋诗,打猎访古,气味十分相投。

杜甫和李白的感情特别深厚,他们是有酒同醉,有被同盖,携手同游,比一般的兄弟还要亲热。

所谓“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众多诗友,更认识了不少酒友,他将这些人收集到了一首诗中,刻画了当时八个最著名的饮者形象。

杜甫称之为“酒中八仙”: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这酒中的八仙,就是贺知章、李琎、李適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和焦遂。

相传贺知章喝酒从不惜重金。

当年,杜甫的偶像李白游四川返回长安时,贺老就解下金龟换酒为他洗尘。

李白深受感动,便将路途中写下的《蜀道难》赠送于他。

诗中形象地刻画了贺老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像波浪中的小船一样摇来晃去。

有一次,他醉酒后竟然跌入了井里,许多人都大吃一惊,他却浮在水面上熟睡不醒,安然无恙。

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儿,极为受宠,在皇帝召见的时候,居然还要喝上三斗酒再去拜见皇上。

一次酒后进宫,他在路上遇见酒车时竟然还流口水。

李適之,天宝年间左丞相,雅好宾客,饮酒日费万钱,酒量如鲸鱼吞吸百川之水。

他因饮酒赋诗被贬官,尔后虽酒性未减却不免牢骚满腹,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杜甫的“衔杯乐圣称避贤”一句,即化用此诗。

崔宗之风流倜傥,英俊年少。

他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藐视一切,旁若无人。

苏晋一边坚持长期斋戒,一面又破规嗜饮,经常处于“斋”与“醉”的矛盾之中,所以是“醉爱逃禅”,最后“酒”终于战胜了“佛”。

李白就不用说了,酒后甚至对前来召自己进贡的太监说:爷醉了,不去!

张旭与李白一样豪放,人称“草圣”。

他醉后竟然摘下帽子,以头发为笔作书。

字从他挥洒自如的头发梢上像淙淙的水流淌出来,字迹如云烟舒卷自如,潇洒飘逸。

焦遂爱酒,曾有过一次就喝下五斗酒的记录。

一斗酒相当于现在的两斤,五斗就是十斤,虽然那时酒的度数不像现在,但也够惊人的了。

这“酒中八仙”,虽然来自各个领域,但都是自己只可仰望的偶像,不可能跟他们坐在一起饮酒达旦。

唯一陪着他的,是同样郁郁不得志的郑虔。

杜甫:诗圣也酗酒

那个时候,杜甫刚刚来到长安,打算应试,但由于权臣李林甫从中作梗,没有被录取。

于是,他整日里借酒浇愁,认识了一位酒友,是广文馆博士郑虔。

郑虔多才多艺对诗、画、书法、音乐乃至星历、医药、兵法无所不通。

此时,他和杜甫一样,生活困顿,时时向朋友讨钱买酒。

一个酒字,把他俩结为好友。

杜甫在《醉时歌》中回忆他俩喝酒的情况说: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又说: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意思是说,一人得钱,即买酒找对方同饮,毫不迟疑。你我不拘形迹,彼此亲呢,你的酒量,实在是我的老师。不去管古人的遭遇,只要我们活着,就要饮酒作乐。

杜甫嗜酒的习性,从少年老年,甚至临终,都没有改变。

唐代宗大历五年夏天,杜甫因避兵乱到衡州。

中途经过耒阳,大雨突然下起来。

他困在这里,几天没有吃饭。

当地的县令早就听闻了杜甫的名声,便派人送来了牛肉和白酒。

饿极的杜甫,开始大口吃肉,大口饮酒,当夜就醉的不省人事。

第二天,人们才发现杜甫已经死了。”

杜甫一生喜爱喝酒,临死之前酒醉了一场。

至于究竟是因为酒醉肉饱而死,还是酒醉被淹死,这就不得而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