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诗意化的生物课堂

 yupp 2020-03-18

古诗词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以其语言精炼、内涵深刻、意境高远而盛行于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多读诗词,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形成完美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诗词这一丰厚的文化遗产运用于中学生物的教学中,既可以增长学生学识,开拓眼界,积累材料,又能丰富语言,活跃思维,储备语汇,令学生兴趣盎然,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借助诗词引入新课,渲染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蓝指的是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江水为何像蓝草一样绿呢?设疑,引出课题《水中的藻类植物》。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水中到底有哪些鱼呢,引出课题《淡水鱼的分类》,介绍我国的四大家鱼:鲢鱼、鳙鱼、青鱼、草鱼。陆游《卜算子》所看到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从生物学角度可以看到受精后花被的自然凋落,如果开展研究,可能从花被凋落的基因控制方面去探讨,也可能对双受精和果实生长的过程进行研究。从而引出课题《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二、借助诗词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

白居易《题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间山下(即所谓“人间”)已是百花凋落,而山上桃花才刚刚盛开,几乎相差一个节气。同样的年份同样的花,花期却也不同,充分说明了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当温度高,空气干燥时,开花较早,持续时间短;反之,如果温度较低,湿度较大,则开花较晚,延续时间较长。同样也是写花,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到却是光照对花期的影响。

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描绘了与植物发育有关的现象,草本植物的木质部不发达,茎大多没有形成层,茎的支持力弱。植物一般较矮小,寿命较短,多数在生长季终了时,其整体或地上部分死亡。大多数的草本植物只能存活一年。

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了秋天的无限风光。在深秋季节,枫树、等树种的叶子会陆续地转换成红色。究其原因,在于它们树叶的细胞中不但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而且还含有花青素这样一种在其他树种中少有的物质。在温度降低、湿度减小和光照减的气候里,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的含量逐渐减少,而花青素却不断增多。在枫树等树种叶子里呈酸性的细胞液的作用下,花青素使树叶变为红色。

“移花接木”可用于植物的营养生殖,通过扦插或嫁接等方法来繁殖花卉和果树。就是将需种的花卉植物的枝或芽人工嫁接在另一种花卉植物的茎或根上。这种方法既能保持原品种特性,克服用其他方法不易繁殖的困难,又能提高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性,促进或抑制花木生育,并能提早开花结果。

《晏子使楚》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以上说明生物的性状即特征受环境的影响。柑橘属亚热带作物,淮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不适宜柑橘生长,故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外,淮河南北的土壤不同也是造成橘树果实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是同一品种,同样的基因,环境不同,特征不同,也就是生物学性状不同。这说明了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

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说明了生态系统中自然界中各类元素、物质在微生物(许多有机物的分解者)作用下,被周而复始地循环利用。大自然以自己的法则保持着平衡。

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简单明了道出了青蛙的生活环境,青蛙由于产卵,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终生只能生活在水源附近。而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则说出了青蛙与人类的关系。诗词的渗入是生物课达到了一种优美的意境。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说的是蝴蝶飞来飞去,莺活泼可爱。追究其生物学意义,则是动物的生殖行为中的求偶行为。无论是飞舞还是鸣叫都是吸引异性,排斥同性的求偶炫耀。这样雌性个体就可以做出最佳的选择,那些健壮的雄性则有优先权传播自己的基因,从而使种群质量提高。此外描写动物行为的例子还很多,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描写的是动物的一种防御行为。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写的是动物的一种迁徙行为。

在讲授“生物圈”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时,课本上简单的说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寻找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诗词,来提高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想象。学生们一个个兴致勃勃,想到后都迫不及待争相举手。这样的诗词很多很多: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晋·陶渊明《饮酒》“山气曰夕佳,飞鸟相与还。”;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数不胜数。在古诗词朗诵中,学生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美丽画面之中,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心灵中沉淀下来,体验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回归。

三、借助诗词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精神。

诗词是诗人个人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对自然现象的真实反映,有的诗人由于受当时的科学水平限制,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或对一些生命现象的认识不够准确。《诗经·小雅》中的《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事实上反映的是一种小青虫被细腰蜂抓来作为幼虫的食物,然而,当时的人们却以为是蜾蠃养螟蛉作为义子。又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其实,丝尽时,春蚕并未死去而是以蛹的形式为化蛾作准备。这些诗词尽管并不完全符合科学事实,但却能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现象的关注和探讨、并试图进行解释。

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中,就记述有几百种动植物,并对一些生命现象进行了描绘。在中学生物教育、教学中引入诗词,不是要用生物学去肢解诗词,而是通过巧析作者所描绘的一花一草,一鸟一兽”,拉近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诗词以优美得意境,浓厚的感情、深刻的寓意,使学生感受到自然与生命之美,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