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蜜蜂养殖技术|微型交尾箱系统的使用程序

 新用户09031674 2020-03-18

一、微型交尾箱系统的构成

微型交尾箱系统由微型交尾箱、交尾箱引导箱尾箱(含微型脾)构成。

二、尾箱交尾箱系统的使用

1、组织引导箱群

根据蜂场年分蜂及换王的计划,确定需要育王的数量每批需要蜂王的数量。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组织多少引导箱群,一般一个交尾群引导箱一次可以供5~6个微型交尾群使用,一次可以育王5~6只。

引导群的蜂源最好是收捕的分蜂群,或有分蜂热的蜂群,这样进入引导箱后,造脾的速度会比较快。15个微型脾需要的蜂量大约需要达到正常脾的3脾量,约一万只。

2、加础造脾

蜂群造脾的条件适龄蜂(青年蜂)、外界蜜粉源充足及适合的温度,如果是收捕的蜂群,其中会有一部分幼蜂及青年蜂,有足够的造脾能力,如果是抖蜂入箱应原地倒箱。

这里特别注意,在没有封盖子时不应补饲或奖饲,防止逃跑。在蜂群出现封盖子后补饲,补饲的原则是从快速抢食到取食缓慢为止,改为奖饲。喂多易伤蜂,喂少起不到调节的作用。所以建议糖浆的浓度在18%左右(3~4份水1份糖,单位是质量),日日连续饲喂,518饲喂器每天饲喂一小时提高蜂群哺育与造脾的积极性,尽快的强群。

3、组织育王群并育王

组织育王群关键是要有强的哺育力,强的哺育力可以给蜂王幼虫充足的王浆及周到的照顾,而蜂群的哺育力来源于6~12日龄的青年蜂,此龄段的工蜂在蜂群中主要从事吐浆哺喂幼虫并为王台封盖,所以组织育王群的关键是有充足的此龄段的工蜂。

育王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卵或幼虫,育出的蜂王好坏与其虫龄有直接关系,所以有卵育王技术的就可以用卵育王,若没有,就选择1日龄内幼虫,1日龄内幼虫色淡,体色近似透明,长度与卵接近,呈半月形,王浆清淡。

中蜂王从卵开始发育共需要14.3天(344小时),从王台封盖时算起大概需要7天。

4、组织微型交尾群

微型交尾群使用与分蜂相当,从引导箱中提出2~3脾各龄子,放入微型交尾群,搬至交尾区域,插入王台。

微型交尾群随组建即可插入王台,不需要提前组建。

当王台茧盖略发黑,则蜂王会在一日后出台,当王台茧盖明显发黑则蜂王会在几个小时内出台。

交尾群区域选择在空域上避开采集群的采集区域即可,在山区蜜粉充足地方,有山丘、树林隔挡即可。交尾箱的距离应大于4米,由于箱小,应垫高避免蚂蚁等骚扰,同时便于蜂王辨认。

交尾群可以连续使用,并且可以使用王台罩保护,一次多插台。

5、交尾群的归整

在交尾群暂时使用结束后,可以将各交尾群合并于引导箱,下次使用再行提出。

结束语:微型交尾系统有用蜂量少,使用方便,避免交尾失败而工产等优点,但是也有一些弊端,在后续做详细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