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达到‘修己安人’的境界 已收藏

 hghhphf 2020-03-18

5cd40991-119b-4ab2-b2a8-f49c538bb96d.jpg

闫明:TMCC国际认证高级管理教练导师、清华、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首席管理导师

修己即安人:

“修己”即修炼自己,让自己安下心来做事。“安心”是人生中一份非常大的福报,在孔子《论语.公治长》中有一段对“圣人之志”的描述,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圣人之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圣人的志向不过如此,更何况常人那。所以,我讲一个人能“安下心来做一件事情”是人生中一份大的福报,同时也是一种胸怀与自信。

一个人能够在逆境中“安心”,这份安心,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积极的体现。当然一个人能不能“安心”,其中虽然有一点性格的因素,但更多的来源于“看破”,而不是消极的“看开”或“暂忘”,甚至是破罐破摔的“无所谓”。看破是一种“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明悟,是对人情世故变化规律的明了,是对人生和社会的通透理解与阔达。

U2FsdGVkX18KTPzo1Zbpv8Y8jqtyMWXEUhsLIllDYQgdUiZ-sukZdwKAD8X3hQYyWeh4DHfyiwQhORNlCmBK9GU5Po4VQJ38eZAjPPhBWrm0QLN-45HAioFZ1vQQXQfh.jpg

无“患”者无忧: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 , 第十三章》

一个人只所以患得患失、整日忧虑重重,是因为总惦记着自身的荣辱得失,如果把这一切都抛开,还有什么能挡住你的快乐哪?这是一种看破人世后的宁静。月的阴晴圆缺是客观规律,是自然发生的转变。人的悲欢离合,顺逆穷通如同皓月圆缺一样,也是自然的。要是能洞悉这样的变化,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份超然,就是豁达的真正原因。

“安人”:即影响他人的源头是“修己”(即安己),你对待人或事物的反应及修养,自然而然会影响他人。

6081e853-9e99-4972-8e23-6c565a41bff4.jpg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 . 二十三章》

注:天地的自然现象尚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老子的这句话应该是针对那些杞人忧天的人说的,他们总是感叹活得太累,殊不知这都是自己造成的,每天胡思乱想,为以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操心,能不累吗?

过去的早已过去,未来的又遥不可及,所以生活不在别处,就在当下,一旦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苦苦追求的,就是珍惜现在所有的生活。我们所能做的。无论清闲还是忙碌,无论富贵还是贫穷,只要用心。你就能生活的无比快乐。在生活中,人们也往往喜欢去追寻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为此忽视了周围的一切,结果,失去了此刻,就没有下一刻。不珍惜现在也就无法拥有未来。

点击关注闫明老师趣头条号,更多企业经营智慧等着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