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市场分析、有生产建议,2020全国苗木供需和趋势报告来了(附《中国绿色时报》所发布全文)

 huajiang0954 2020-03-18

2020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发布


中国绿色时报讯 记者刘露霏报道《2020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近日发布。《报告》由国家林草局林场种苗司组织北京林业大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研究组等单位编制完成。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育苗面积2123万亩,可供造林用苗量434亿株,实际使用量165亿株。《报告》详细分析了2018年全国68种主要绿化造林苗木,提出种苗供需信息不对称、供需结构性矛盾是我国苗木市场的主要问题。《报告》总结了近年来全国各地造林绿化信息和种苗生产供应信息,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适应性和苗木产业布局,分区域对苗木供需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苗木生产建议,对引导种苗生产单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复工复产,缓解苗木供需结构性矛盾,保障国土绿化行动苗木供应,起到积极作用。
  《报告》预计,未来我国苗木产业将呈现两种倾向:一是金叶榆、元宝枫等彩叶树种以及容器苗木需求加大;二是大规格苗木及乡土树种苗木价格及需求将不断上升,北方市场青睐常绿植物,南方落叶树种需求增大。另外,受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全国苗木的实际使用量会有所下降,约为126亿株。
(《中国绿色时报》3月18日发布《2020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全文如下)

2020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

  2020年3月

目录‍

一、全国苗木供需分析

(一)全国苗木供需总体情况 

(二)全国分树种苗木供需分析 

二、分地区苗木供需分析 

(一)东北地区 

(二)华北地区 

(三)西北地区 

(四)华中地区

(五)华东地区 

(六)华南地区 

(七)西南地区 

一、全国苗木供需分析

(一)全国苗木供需总体情况

1.2015-2018年全国苗木供需情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苗木供应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全国育苗面积、苗木供应量和实际使用量趋于平稳,且都保持在较高水平,2015-2018年具体数据如下:

表1 全国苗木供需现状

年份

育苗面积

(万亩)

可供造林用苗量

(亿株)

实际使用量

(亿株)

2015

1954

164

2016

2103

401

168

2017

2128

419

188

2018

2123

434

165

2.2020年度全国苗木需求预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绿化市场将在近三年中推向高峰。预计未来将主要呈现出两种倾向:

一是彩叶树种、容器苗木需求加大。为增强城市季节变化效果,丰富绿化色彩效果,在绿化工程中增加使用大量的彩叶树种,此举措推动了彩叶树种的需求量,但目前此类树种苗价过高。相关部门预测今后彩叶树种前景看好的品种有:金叶榆,元宝枫等。

另外,绿化工程对苗木的标准有所提升,在苗木的整体性、存活率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容器苗具有栽植不受季节限制、整体性好、成活率高等特点,尤其在2020年特殊的情况下,容器苗的需求空间较大。而且,目前国内中大型规格的容器苗培育有限,不能大批量供应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目前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家也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其中扩大森林覆盖率、多种树、种好树等措施是发展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大规格苗木(胸径15cm以上)及乡土树种苗木,价格及需求不断上升,北方市场青眯常绿植物,南方落叶树种需求增大。不过,目前乔木品种中有些树种,存圃规格尚小。另外水生植物、地被植物果树类等植被需求强劲。

此外,2020年初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种苗产业也受到巨大波及。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趋势:一是疫情造成许多造林工程停工或延迟,特别是对南方省区影响较大,原计划春季造林,有些可能改为雨季或秋季造林,因此对容器苗需求会有所上涨;二是疫情结束后,造林施工及种苗招投标集中开展,会造成工程苗出现短期大量采购;三是苗圃苗的竞争加大,其中乔木小苗和地被绿篱苗很可能在疫情结束后集中上市销售,价格战在所难免。整体来说,预计2020年全国苗木的实际使用量会有所下降,约为126亿株左右。

(二)全国分树种苗木供需分析

通过对2018年全国67种主要绿化造林苗木进行综合分析,总体结论如下:

1.相比较于往年,此次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树种较多,达30种(R2.5),分别是:龙柏、枸杞、柳树、杜鹃、牡丹、油松、东北红豆杉、云杉、樟子松、榉树、青海云杉、樱花、柠条、白皮松、银杏、紫薇、桂花、女贞、黑杨、核桃、法桐、桃、沙棘、白蜡、石楠、刺槐、大叶白蜡、榆树、火炬松、花棒。相对于去年的分析,龙柏、红叶石楠、枸杞、柳树、杜鹃、油松、云杉、樟子松、紫薇、桂花、女贞、沙棘、白蜡、石楠等14种苗木依旧严重过剩,榉树、青海云杉、柠条、桃、刺槐、榆树、法桐等树种由供应相对过剩或供应基本平衡转变为供应严重过剩,以上树种在之后的育苗发展中要格外注意。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18种(1.5R≤2.5),分别是:丁香,华山松,海棠,山杏,侧柏,国槐,黑松,苹果,悬铃木,五角枫,梭梭,柳杉,落叶松,红花檵木,马尾松,卫矛,杨树,竹子。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国槐和落叶松供应严重过剩的状况有所改善,山杏、侧柏、苹果、马尾松等树种供需关系保持平稳但依旧相对过剩,五角枫、梭梭、柳杉等苗木供需差距上升,在之后育苗过程中需要控制投入。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14 种(1R≤1.5),分别是:湿地松、杉木、枫香、香樟、红松、刺梨、油茶、栾树、木荷、连翘、楸树、花椒、金叶女贞、红叶石楠。与去年分析结果相比,杉木、刺梨、油茶等苗木供需关系依旧维持平衡,湿地松、红叶石楠由供应过剩已转变为供需平衡,红松供应不足的状况有所改善。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5种(R≤1),分别是:桉树、葡萄、毛白杨、木槿、水曲柳。与去年分析结果相比,桉树等树种供应量有所下降。

2020年育苗建议:桉树受一些省区造林政策的影响,不宜大力发展,除桉树外的其他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二、分地区苗木供需分析‍

(一)东北地区

该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所在区域。

1.东北地区苗木供需总体情况

12015-2018年东北地区苗木供需情况

东北地区地域面积很广,土质适合林木的生长。因此,东北地区林业发展较好,已成为我国较为重要的林业基地,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苗木市场比较平稳,但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2015-2018年苗木供需现状的具体数据如下:

2东北地区苗木供需现状

年份

育苗面积

(万亩)

可供造林用苗量

(亿株)

实际使用量

(亿株)

2015

84

15

2016

72

35

15

2017

73

31

13

2018

68

28

14

22020年度东北地区苗木需求预测

东北地区近年出台很多新政策,以三北五期工程(2011-2050年)为重点,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长白山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辽宁省森林抚育项目等。此外,各省也分别制定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乡村美化绿化方案等。根据近几年苗木供需现状,预测2020年东北地区苗木的使用量基本与往年持平,但会略有下降,约为10亿株左右,红松、杨树、长白落叶松等常见树种使用量减少。另外,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本地区苗木整体使用量较预测值还可能有进一步下降。

2.东北地区分树种苗木供需分析

对东北地区31种主要绿化造林苗木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9种(R2.5),分别是:白蜡、糖槭、文冠果、柳树、东北红豆杉、榛子、银杏、白桦、花灌木。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银杏、榛子从供应量严重不足转变为供应过剩,花灌木从供应相对过剩转变为严重过剩,在以后的育苗发展中需格外注意。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14种(1.5R≤2.5),分别是:樟子松、蓝靛果、山杏、槭树、榆树、大扁杏、侧柏、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红皮云杉、沙棘、紫穗槐、油松、树莓。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山杏、红皮云杉、紫穗槐等树种供应严重过剩的状况得到改善,但依旧供应相对过剩(侧柏略有过剩),油松的供应状况保持不变,槭树由原来的供需平衡转变为相对过剩,榆树从供应量严重不足转变为过剩侧柏、树莓趋于平衡,育苗时需谨慎。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4种(1R≤1.5),分别是:红松、梓树、水曲柳、杨树。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杨树的供需关系依旧保持良好,银杏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缓解,红松、梓树、水曲柳供应过剩的问题也得到改善。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4种(R≤1),分别是:兴安落叶松、刺槐、西伯利亚红松、胡桃楸。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兴安落叶松的供应量依旧严重不足,刺槐、胡桃楸由原来的供应相对过剩或供需平衡转变为现在的供不应求,在以后的育苗过程中需加大发展力度。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二)华北地区

该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市,山西、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1.华北地区苗木供需总体情况

12015-2018年华北地区苗木供需情况  

华北地区育苗面积呈波动的趋势,2018相比于2017年略有下降。可供造林用苗量有所下降,苗木实际使用量保持不变,苗木供需现状具体数据如下:

3 华北地区苗木供需现状

年份

育苗面积(万亩)

可供造林用苗量(亿株)

实际使用量(亿株)

2015

302

39

2016

340

100

25

2017

363

83

34

2018

359

76

34

22020年度华北地区苗木需求预测

近几年,华北地区也出台了一批绿化造林的新项目、新工程。主要是京津冀地区的国家储备林建设,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与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河北省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绿色河北攻坚工程、新建规模化林场试点工程,山西省国土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津市运河及水系造林绿化工程、郊野森林公园造林绿化工程,内蒙古自治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等。当前华北地区对中短周期用材树种、长寿、抗逆、食源、美观为主的乡土树种、以及果树、干果类植物的需求加大。但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预计2020年华北地区苗木的实际使用量会有所下降,约为19亿株左右。

2.华北地区分树种苗木供需分析

2018 年华北地区35种主要苗木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19种(R2.5),分别是:文冠果、紫穗槐、云杉、板栗、樟子松、油松、柳树、白皮松、柠条、核桃、金叶榆、榆树、梨、丁香、沙棘、山桃、刺槐、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云杉、板栗、樟子松、油松、柳树、沙棘、华北落叶松的供应量依旧严重过剩。梨、丁香由原来的供应严重不足转变为供应严重过剩,紫穗槐由原来的供需平衡转变为供应量严重过剩,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注意。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10种(1.5R≤2.5),分别是:国槐、侧柏、山杏、白蜡、杨树、榆叶梅、红叶小檗、卫矛、榆树、五角枫。与去年分析结果相比,山杏、白蜡、榆树严重供应过剩的情况有所改善,国槐、侧柏供应相对过剩的状况没有改变,杨树由供应不足转变为供应相对过剩,以上树种在育苗时应适当控制。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3种(1R≤1.5),分别是:桃、苹果、连翘。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苹果的供需依旧平衡,桃和连翘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改善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3种(R1),分别是:葡萄、梭梭、小叶锦鸡儿。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葡萄、小叶锦鸡儿的供应量依旧严重不足,在以后的育苗过程中需要改善。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三)西北地区

    该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西北地区苗木供需总体情况

12015-2018年西北地区苗木供需情况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国土绿化的主战场,也是国家生态扶贫的重点对象。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大提升了其苗木市场的供给需求。2015-2018年苗木供需现状具体数据如下:

4 西北地区苗木供需现状

年份

育苗面积

(万亩)

可供造林用苗量

(亿株)

实际使用量

(亿株)

2015

239

20

2016

275

89

24

2017

318

117

27

2018

316

112

34

22020年度西北地区苗木需求预测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宁夏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区域造林绿化(十三五规划)、青海省天然林资源保护、木本粮油基地建设(十三五规划)、优势特色林产业建设(十三五规划)、陕西省国土绿化(2020-2050)、国家储备林、重点防护林建设与天然林资源保护、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生态防护带(2017-2020)、甘肃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产业扶贫等工程稳步推进。大面积的造林绿化提高了对良种壮苗的需求,加之特色林产的规划,乡土树种也将进一步发展。同时,生态扶贫则会扩张经济型苗木的需求量。

根据近几年苗木供需现状、本区域相关工程和发展规划,预测2020年西北地区苗木的使用量较去年有所上升,但受到春季疫情的影响,苗木使用量可能会出现明显降幅。若疫情在4月份前结束,苗木交易仍有望迎来短暂的爆发期,但考虑到疫情过后运输成本、苗木养护成本及企业施工成本的增加会对苗木使用量造成冲击,预测2020年该区域的苗木使用量约为19亿株。

2. 西北地区分树种苗木供需分析

对西北地区37种主要绿化造林苗木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主要27种(R2.5),分别是:刺槐、榆树、大叶白蜡、花棒、稠李、祁连圆柏、夏橡、油松、华山松、杨树、梭梭、牡丹、云杉、青海云杉、白皮松、沙棘、枸杞、樟子松、柠条、国槐、山杏、银杏、落叶松、山桃、沙枣、沙地柏、新疆杨。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油松、牡丹、樟子松、枸杞、国槐树、沙枣沙棘依旧严重过剩;柠条、青海云杉由相对过剩转为严重过剩;刺槐、稠李、山杏、山桃由基本平衡转为严重过剩沙地柏、梭梭夏橡大叶白蜡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严重过剩,以上树种在之后的育苗发展中要格外注意。沙地柏生命力强,是西北地区生态防护林的常见植物,但在培育过程中切忌盲目跟风;梭梭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的植物,可产出可观的经济价值,但对其培育仍需谨慎。此外对于适应性较强的夏橡与大叶白蜡的栽植也不可盲目扩张,以免造成供应过剩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大量增产。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5种(1.5R≤2.5),分别是侧柏、白蜡、核桃、海棠、丁香。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核桃仍保持相对过剩的状态,侧柏、海棠则由严重过剩转为相对过剩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4种(1R≤1.5),分别是花椒、文冠果、胡杨、苹果。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花椒文冠果胡杨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供需基本平衡苹果从相对过剩转为供需基本平衡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1种(R≤1):红叶李。红叶李是今年新增的分析树种

2020年育苗建议: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四)华中地区

该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省区域。

1.华中地区苗木供需总体情况

12015-2018年苗木供需情况

2015-2018年苗木供需现状具体数据如下:

5华中地区苗木供需现状

年份

育苗面积

(万亩)

可供造林用苗量

(亿株)

实际使用量

(亿株)

2015

170

29

2016

169

36

26

2017

167

37

23

2018

167

34

24

22020年度华中地区苗木需求预测

近年来,华中地区重点开展以中短周期用材林为主的国家储备林建设,各省的苗木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河南省国土绿化行动工程与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工程、湖北省精准灭荒工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工程、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程、原料林基地建设、木本粮油基地建设、特色经济林建设等。国土绿化与精准灭荒会提高对良种壮苗,特别是容器苗的需求。原料林基地建设将会扩大对速生林、珍贵乡土树种的需求。

今年,华中地区,尤其是湖北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苗木使用量可能较预测值有明显降幅。预测2020年华中地区苗木的使用量会有所下降,约为18亿株左右。不过,从生态保护工程与各项绿化工程、苗木基地建设的政策方向来看,新品种绿化苗木、乡土树种的使用量仍有部分提升空间。

2. 华中地区分树种苗木供需分析

对华中地区37种主要绿化造林苗木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11种(R2.5),分别是:石楠、桂花、女贞、楸树、紫薇、银杏、白蜡、五角枫、樟树、桃、柳树。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石楠、桂花、紫薇、樟树、柳树依然严重过剩,女贞、白蜡、五角枫、桃由相对过剩转变为严重过剩;楸树、银杏由供应严重不足转变为严重过剩,这在今后的育苗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楸树是我国特有的优质用材树种,相比去年,华中地区楸树的供应量大幅增加,在考虑其优良特性会带来较为广阔的市场需求时,在培育时仍需保持谨慎。相比去年,华中地区的银杏用量出现大幅下降,作为应用较广的彩色树种,良好的行情带动了该树种的培育,但价格上涨、质量参差不齐会对市场需求收缩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在数据分析中,仅有湖北省的银杏供应与实际用量数据,因此银杏在华中地区的供需波动情况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12种(1.5R≤2.5),分别是:侧柏、核桃、玉兰、马尾松、闽楠、元宝枫、马褂木、樱花、红叶李、杨树、刺槐、泡桐。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红叶李、马尾松由严重过剩变为相对过剩,情况有所改善;核桃、玉兰、樱花、马褂木的供应状况保持不变侧柏由供需基本平衡变为供应相对过剩杨树由供应不足转为相对过剩杨树因生长周期短、用途广泛等优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种植,但杨树飘絮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增加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为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与困扰。此外,易引发病虫害、土壤肥力下降等弊端也会进一步增加杨树的种植风险,以上因素均会对杨树的需求量造成冲击,因此对该树种的培育需谨慎。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10种(1R≤1.5),分别是:红豆杉、油用牡丹、木荷、香樟、杉木、湿地松、枫香、栾树、黄杨、辛夷。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湿地松由供应严重不足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栾树辛夷从供应严重过剩变为供需平衡;杉木、黄杨红豆杉由相对过剩变为供需基本平衡;枫香的供需状况保持不变。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4种(R≤1),分别是:油茶、火炬松、厚朴、桢楠。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火炬松依然供应不足,油茶由供需基本平衡变为供应严重不足。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五)华东地区

该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省。

1.华东地区苗木供需总体情况

12015-2018年华东地区苗木供需情况

华东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5-2018年具体数据如下:

6华东地区苗木供需现状

年份

育苗面积

(万亩)

可供造林用苗量

(亿株)

实际使用量

(亿株)

2015

1058

28

2016

1105

103

45

2017

1106

109

60

2018

1105

134

30

22020年度华东地区苗木需求预测

近年来,华东地区围绕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土绿化、乡村绿化美化行动、防护林体系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重大行动,出台并稳步推进了江苏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山东森林城市创建、乡村绿化美化、林业生态修复保护等工程,浙江珍贵彩色森林建设、重要湿地建设与修复、平原绿化与森林城市群建设等工程,安徽木本油料、竹林增效等项目,福建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工程,上海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江西建设南方重要生态屏障项目。未来,华东地区将对珍贵树种、阔叶彩色树种、大径级树种、良壮珍贵乡土树种等有较多的需求。预计2020年华东地区苗木的实际使用量与以往基本持平,约为31亿株左右。

2. 华东地区分树种苗木供需分析

对华东地区36种主要绿化造林苗木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20种(R2.5),分别是:白蜡、杜鹃、国槐、黑杨、海棠、龙柏、金叶女贞、榉树、桂花、樱花、紫薇、银杏、香樟、女贞、桃、珊瑚树、苹果、樱桃、罗汉松、马尾松。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黑杨、桃由供需相对平衡转变为严重过剩,黑杨中的欧洲黑杨对生态环境不利,近年来在某些地区曾被大面积铲除;榉树由供应相对过剩转变为严重过剩,银杏由供应量严重不足转变为供应过剩,白蜡、杜鹃、国槐、海棠、龙柏、金叶女贞、桂花、樱花、紫薇、香樟、女贞供应量严重过剩的状况并没有发生转变,在以后的育苗发展中需格外注意。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13种(1.5R≤2.5),分别是:杉木、悬铃木、油茶、红花檵木、黑松、侧柏、湿地松、栾树、木荷、枫香、雪松、石楠、核桃。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悬铃木、红花檵木、栾树、核桃、侧柏供应严重过剩的状况得到改善,但依旧供应相对过剩,黑松、湿地松、枫香的供应状况保持不变,杉木、油茶、木荷由原来的供需平衡转变为供应相对过剩,育苗时需谨慎。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3种(1R≤1.5),分别是:杨树、红叶石楠、毛白杨。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红叶石楠、毛白杨由严重过剩转变为基本平衡。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没有树种苗木供应严重不足(R≤1)。

(六)华南地区

该地区包括广东、海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

1.华南地区苗木供需总体情况

12015-2018年华南地区苗木供需情况

华南地区2015-2018年可供造林用苗量和苗木实际使用量都呈下降趋势,育苗面积在2018年略有上升,苗木供需现状具体数据如下:

7华南地区苗木供需现状

年份

育苗面积

(万亩)

可供造林用苗量

(亿株)

实际使用量

(亿株)

2015

39

12

2016

32

11

10

2017

20

11

9

2018

24

10

8

22020年度华南地区苗木需求预测

近年来,华南地区围绕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土绿化、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重大行动,出台了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2025年)、绿美南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工程(2016-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2016-2020)、海南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2016-2020)等一系列工程,未来该地区将对珍贵树种、乡土树种等有较多的需求。结合华南地区重大工程项目及苗木供需现状,预计2020年华南地区苗木的实际使用量会略有下降,约为7亿株左右。

2. 分树种苗木供需分析

对华南地区32种主要苗木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2种(R2.5),分别是:小叶榄仁、小叶榕。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小叶榄仁由供应量严重不足转变为供应过剩,在以后的育苗发展中需格外注意。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9种(1.5R≤2.5),分别是:罗汉松、秋枫、猕猴桃、火焰木、黎蒴栲、香樟、羊蹄甲、红锥、核桃。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红锥的供应状况保持不变,黎蒴栲、核桃由原来的供需平衡转变为供应相对过剩,育苗时需谨慎。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应当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15种(1R≤1.5),分别是:杉木、油茶、桂花、木荷、樟树、山杜英、枫香、湿地松、马尾松、火力楠、橡胶、槟榔、马占相思、重阳木、木麻黄。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杉木、山杜英、枫香、马尾松供需关系依旧保持良好,油茶、桂花、木荷、樟树、火力楠供应过剩的状况得到改善,湿地松、槟榔、重阳木、木麻黄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缓解。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6种(R≤1),分别是:金花茶、桉树、花梨木、沉香、益智、阴香。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花梨木、沉香、益智的供应量依旧严重不足,桉树由原来的供需平衡转变为供应不足,桉树因其需水需肥量大,近年来,广西正着力调减桉树种植规模,但桉树目前依旧是华南地区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的主要发展树种之一,未来,桉树的发展需谨慎。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七)西南地区

该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省及西藏自治区。

1.西南地区苗木供需总体情况

12015-2018年西南地区苗木供需情况

西南地区2015-2018年育苗面积波动较大,可供造林用苗量有较大提升,苗木实际使用量有小幅波动,在2018年出现了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情况,供需现状具体数据如下:

8西南地区苗木供需现状

年份

育苗面积

(万亩)

可供造林用苗量

(亿株)

实际使用量

(亿株)

2015

62

21

2016

110

28

23

2017

81

30

21

2018

83

40

22

22020年度西南地区苗木需求预测

近年西南地区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并加快了生态修复以及荒山荒地的绿化,森林覆盖率提高。目前西南地区重点工程和主要项目有依托四川省的长江上游沿江生态廊道修复与保护工程以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重庆市的森林经营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云南省森林经营工程,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西藏自治区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西南地区对各类苗木的需求依旧很大,尤其是对中短周期树种的需求较为明显。预计2020年西南地区苗木的实际使用量会与往年基本持平,约为22亿株左右。

2. 西南地区分树种苗木供需分析

2018年西南地区35种主要苗木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14种(R2.5),分别是:红豆杉、核桃、女贞、栾树、油用牡丹、柑橘、银杏、毛叶山桐子云南松板栗、榆树、江孜沙棘、樟子松、玉兰。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较,女贞、栾树、银杏依旧供应严重过剩,板栗、柑橘、核桃由供应量不足、供需平衡或供应相对过剩转变为供应严重过剩,在以后的育苗发展中需注意。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7种(1.5R≤2.5),分别是:香椿油茶、水杉、柳杉、楠木、香樟、柏木。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油茶、楠木的供需状况没有改变,香樟、柏木的供大于求更加明显,在之后的育苗中需谨慎。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6种(1R≤1.5),分别是:花椒、黄柏、杉木、桂花、华山松、云杉。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较,花椒的供应不足以及杉木和桂花供应量过剩的问题有所改善。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8种(R≤1),分别是:枫香、藏川杨、桤木、柳树、侧柏、新疆杨、杨树、油橄榄。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油橄榄、桤木的供应量由相对过剩转变为供应不足,在以后的育苗中要增强发展力度。

2020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版面呈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