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花烧造的“小窑户“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66 2020-03-18

元青花烧造的“小窑户”分析

大漠行者张庆玉

有人叫我“照子专业户”,说的是我收藏了大量元代照子,照子是什么?照子作为试验样本,自唐宋后,历经各时期使用,其形制是依附于窑工所期望的试验功能,从打孔坯片发展为以管型样式为主的多种形式,其试验内容也在不断扩大,从原本单一测定烧结的照子,逐步发展为试照等试验多因素对陶瓷烧造影响的试验用具。南宋时期有记载,对照子的功能称“以试生熟”,就像我们老百姓蒸馒头,要看一看这面起的是不是合适了,才能开始下笼正式生产馒头。

比如:试浓淡、试好歹、试土、试泥、试料、试釉、都明明白白写的很清初,这就给我们对元青花的烧造试验过程,带来深入研究的条件,元青花的烧造里有很多神秘需要探索,这些照子,对一些疑难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元世祖忽必烈登基的第7年(1278),就下令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磁局,当时南宋时期已经成熟的五大名窑他不享用,为什么专门选择景德镇来成立浮梁磁局呢?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浮梁磁局主要任务是生产枢府瓷器,他看好的是景德镇已经具备烧造青白瓷的条件,这是元政府在景德镇设立专门烧造瓷器的机构,这对元青花能够迅速创烧成功,打下来良好的基础。南宋时期保留下来的旧窑数量很多,蒙古人“惟匠责免”的政策,在各个地区获得大量有技术的工匠,使得枢府瓷器顺利开始了大量生产,浮梁磁局是在將作院正二品的管理之下掌烧瓷器,浮梁磁局的管理官员才是秩九品,秩九品的编制只能达到100人,蒙古人使用户籍管理的方法,工匠不得脱籍,这些有身份的工匠,被安排在属于浮梁磁局管辖的大窑里生产,随之,散落在大窑附近的小窑户也开始照着大窑产品的样子烧造一些民用产品。

这块小窑户照子上的文字说明了一切,在官府管辖的大窑里工作的就叫大窑户,除此之外就会出现中窑户和小窑户,这些中小窑户,他们没有良好的胎土,没有纯净的画药,没有高素质的画匠,虽然成型工艺和绘画纹饰都能模仿出来,但优质原材料问题解决不了,只能生产一些档次等级比较低的产品,所以,元青花的档次等级是不同的,青花色样也是多种的,我们收藏也好,研究也好,眼光不能总盯着漂亮的靓丽的,才认为是元青花。

不要小看这些照子,在2009年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元青花大聚首展览,展出元青花珍品73件;2012年上海博物馆,再一次举办元青花大聚首展览,展出元青花珍品90件,这两次的展品中,都有一枚高3.5公分,用青花书写着“头青”的照子,说明了这枚照子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对我们深入研究元青花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对照子功能研究非常重视,一直做散落在民间元代资料的搜集征集工作,目前,已经收藏到元代照子165枚,发表在很多专业杂志上,而且形制多种多样、品种各式和样、档次等级参差不齐,文字更是有汉纹、八思巴纹、波斯纹,和很多需要解读的符号。这些珍贵的元代实物资料,能够集中到一起进行深度研究,将彻底揭开元青花的创烧、原料、等级之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