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迪:告诉你一个在竞赛、工作中超常发挥的小秘诀

 kfxn36 2020-03-18

这是你在考试、竞赛、工作中超常发挥的关键一招——放下头脑,信任身体

话说,昨天晚上,我在一个微信群里用手机语音讲课。正讲得起劲,忽然看见有人在群里评论了一句:“李老师的声音真温柔,真好听。”我的心不禁一跳,不由自主希望自己的声音更温柔一点,更甜美一点,然后……

然后我的语言就磕绊了。我沉浸在自恋中,甚至要忘掉自己刚才说的是什么,瞬间便紧张起来……

所以,当我们过度关注别人的评价,过度关心自己在讲课中的笑容是否甜美,眼角是否有皱纹出现,某某大佬是否喜欢我的观点……我们所作的事情必然会受到影响。

再如,我的普通话其实不是很标准。但是我在讲课的时候,并不过分注意普通话的音调是否出错,听我课的大多数人也不会有觉察,他们说:你的观点和演讲的激情,遮掩了普通话中的瑕疵……当我听到这样的回复,我便知道,我的演讲成功了。

放下头脑的评判,打开身体的感官,将注意力放在讲座主题上,让身体自然而然地发挥,就可以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但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呢?

武志红告诉了我们答案:

我们常常追求的不是成就,而是“我”的成就,即自我成就感。自我成就感的对立面,是自我挫败感,即遇到挫折时,我们会产生“这是‘我’的失败”,这种自我挫败感会影响我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P24

我曾经说:我写文章,只为自己的心而写,根本不会想能否发表或出版。在这样的心态下,写的文章反而更灵动。因为我是放下了头脑的评判,只跟随自己的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

也有很多人说我写文章快,一旦开始动笔,就好像打开了水龙头,那文字哗哗哗地向外冒……这也是因为,当我看见一个话题,我就开始写。没有提纲,也不打草稿,就那样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奇怪的是,我以前读过的书,认可的观点都会恰到好处地跑出来供我运用,支撑我阐述的案例。而在我打算运用这个观点的时候,都误以为自己已经忘掉了它们呢!其实,那观点只是沉睡在我的记忆里,一旦我放下头脑的评判,关于相关观点的记忆自然就浮现了。

我曾听过海恩教育航武老师的课。航武老师在讲台上一边神采飞扬、侃侃而谈,一边在黑板上板书。讲完以后,他还会跑下讲台给自己的板书拍照。学员便很纳闷:难道航武老师的板书不是自己设计好的吗?他是在拍照留念?航武老师的回答是:我在讲课前,也不知道自己今天能讲到这些新颖的观点,这是我在讲课过程中领悟到的……

我敢拿一毛钱打赌,航武老师讲课的时候,绝对是放下了头脑的评判,信任自己的身体去随意发挥的,所以他才有了一个又一个耐人寻味的、我们发现不了的观念。

“李白斗酒诗百篇”,也是因为他在喝醉酒后,放下了头脑的评判,让身体自然发挥了吧!包括很多人喝了一点酒,唱歌就更好听,同样是放下了头脑的评判,让歌喉自然去发挥。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幅美丽的照片,我禁不住赞叹,询问照片主人怎么拍得这么好。摄影师开玩笑说:这是需要天赋的。我当时莞尔一笑,懂了:他肯定在拍摄的时候做到了物我两忘。他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反而拍出了最好的效果。

所谓的拥有天赋的人,可能就是善于放下头脑,相信身体、相信感觉的人。包括舞蹈,包括歌唱,包括绘画,包括演讲……君不见韩红唱歌的时候,皱眉、闭眼、屈膝、握拳……根本不介意自己的形象是否完美,偏偏那声音就超有感染力——因为她放下了头脑,去信任自己的歌喉了啊!

以前也曾经听樊登说关于“心流”的话题,也是需要全神贯注地去工作,去体验。甚至扫地,甚至洗碗……我们只要放下头脑的评判,关注当下,去感受水流冲刷到手上的温度、声音、形状……内心一片宁静——洗碗也能洗出心流的感觉,原因只有一个,你放下了头脑的评判,放松了身体,内心空灵、祥和,必然事半功倍。

(本是读书笔记(蓝色字体是武志红原书摘抄,黑色字体是本人感悟),谁知摘抄了87个字,我自己倒写了一千六百字。然而,谁告诉您读书笔记必须那样写,不能这样写呢?且让我们放下头脑的评判,信任身体,信任灵感,只为自己的生命而书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