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

 秋琰 2020-03-18

按照我国文学历史的发生发展过程来划分,从上古到秦统一前(即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它产生在我国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秦以前的封建社会,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发轫期。在历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中,先秦文学都是被分割为几大块的:神话、诗经、诸子散文、史传散文、楚辞。

上古到夏商时期,是文学的孕育与发生期,有人称之为艺术前的艺术期,只有流传下来的古代歌谣和神话传说等口头文学创作。从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到三王(夏禹、商汤、周文),是历史上神权统治的时代,对神灵的崇拜、祭祀的频繁,产生了巫史艺术。这是一个宗教狂热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最稚气、最顽皮、最富于幻想的时代,与这种精神意识相适应,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一个神话的时代。这里神话是被当作中国文学的源头。

而诗歌这一系统,原始歌谣是诗歌的萌芽。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先秦诗”近180首,这里还不包括《周易》里的歌谣。在逯氏所辑的“先秦诗”里,有“歌”、“谣”、“杂辞”、“诗”(“逸诗”)、“古谣谚”等,这正体现了远古诗歌亦即诗的发生期的特点。这些“先秦诗”是零散的,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汇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这些诗歌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比“先秦诗”有极大的进步,如赋、比、兴手法,已具有很高的表现技巧。

殷商甲骨卜辞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材料,文辞简单,反映了商代的社会生活,有的卜辞已具有文学意味。《周易》是商周之际的一部巫书,大约编成于战国初期,《周易》中的某些卦爻辞,采用了谣谚的形式,是简短古朴的诗歌。

巫史文化的昌盛,也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尚书》就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其中《商书》中的《盘庚》是可信的殷人作品,记录盘庚迁都于殷时发表的训词,文字古奥,是殷商时期的重要文献。《尚书》中的《周书》保存了周代的历史文献,周代敬礼重德的理性精神,在《周书》中有充分的反映,也显示出“史官文化”的成熟。

春秋战国时期,是文化学术大兴盛的时期,散文以其崭新的面貌崛起,主要有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两部分。春秋时期各国都有史书,而以鲁国的《春秋》为代表。现流传的《春秋》是经孔子修订而成的。而后出现的《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著作,形成了古代历史散文的第一个高峰。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兴起,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化巨匠,他们将目光投向现实社会和人生,各自构建出不同的社会理想,因此,说理散文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论 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都是说理散文的代表。战国后期,在南方,楚国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学术文化,为伟大诗人屈原的创作创造了条件,产生了以屈原为代表而创作的伟大著作《楚辞》。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文学发轫的先秦时期,就有众多的文学作品彪炳于文学史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