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生《针灸心法浅谈》读书体会|刘争强3之经络实质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3-19

            编者按:尹真先生的《针灸心法浅谈》一书,对针灸取穴配穴规律、持针操作练习、行针调气技巧、临证调神要领等作了独特精到的介绍与论述。在章文春教授的组织下,章教授的研究生们对这本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并且积极运用到临床与练功实践当中。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看研究生们深刻的读书体会吧!

     经络体系及其实质是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从小就非常钟爱经络。我是一个金庸武侠迷,还记得小时候看《天龙八部》,就被段誉的六脉神剑深深的吸引。六脉神剑利用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的修炼,使内气由六经的井穴发出而重伤对手,不仅有趣,而且还挺有中医道理呵。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他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的一个国学大师啊!把国学内涵和当代艺术与科技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将对国学文化的传播起到一个很重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从传统上,气化论和经络论是中医学的两大支柱,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从现代看,它受到国际上的推崇与追捧,现代科学对它也进行了很多科学研究。一方面,这些实验有力的证明了经络的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对经络实质的阐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诸如微循环学说,筋膜学说,水、离子通道学说,还有“神经——体液——经络一体说”等。

 这些学说从相应的现代医学体系出发,对经络进行了现代医学的概念性阐述,有各自的独特性。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认识上说,缺乏中医整体观的内涵,只是对有形物质的片面发挥;从实践上来看,他们缺乏中医内证体察的实践,缺少对经络之气和经络循行的切身体会。

 但先生在这一节中,对经络体系及其实质的描述,是从混元整体理论出发,以练功体会为参照,对以上两个弊端进行了有效的克服。下面且整理思考之。

先生对经络实质的根本性阐释
1、经络实质的理论来源

其来源气功科学混元整体理论中的混元气理论。第一,气的三层面生化:气聚成能,能聚成形,形化为能,能化为气。这是三层物质理论三层物质转化的中医语言的阐释。第二,混元气理论认为有形之物是气的凝聚态,在其内部尚有可流动的气,在形体周围有较稀疏的气。人的气有躯体混元气、脏真混元气、意元体混元气,把精气神统一于一气之下。

2、经络实质的内容

经络是气束。经络的气束本身并不流动,它有良好的传导各种信息的功能。人体内的各种实体物组织的周围都有其混元气,这些混元气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作用下,汇集成特定走向的“气束”。气束中的气较其周围非气束部分的气占有明显的优势,使气束所经历的生物组织产生一定的变化,因而显示一定的特性。

3、经络的流动感

“气束”中气的流动感:一是受血液混元气流动的影响,二是受淋巴的混元气流动的影响,三是受神经兴奋信号传输的影响,四是受整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我想即是各部组织的混元气的开合出入聚散化运动的综合)。

   属于各部组织的混元气形成的“气束”本身的气是不流动的,当受到上述相关影响物混元气流动的影响,则会产生经络流动感或现象。鉴于这些流动之物的流向不同,因而形成了在同一经脉上出现不同方向的经络传感现象。

4、经络的三个体系

一是体内经络体系。首先在组织、肌肉、软组织、皮肤、皮下、筋膜、骨膜、骨头里都有,是立体的。然后最明显和最根本的是皮下筋膜里面的气束,是我们书本上学的。

经络不是一条线,是一个带,一般1厘米左右宽,躯干近2厘米左右宽,是有一定宽度的立体结构,内连脏腑,外连形体。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每侧六个带,集中到躯干上是四组六个带,整体上手足三阴、手足三阳共六个大带。

二是经络体外系统。在人体外面,从皮肤表明至皮外5~10厘米之内。(相当于我们的混元气场)

三是意元体经络体系。是映象进去的。

可以用意念和针灸强化经络。

借鉴祝道长对经络循行的论述

    武当山的祝华英道长,在练习道家丹道静坐功时进入了先天胎息境界,内证反观到了经络的运行。他将四小时的内证体察总结出来,写成《黄帝内经十二经揭秘》一书。书中对经络运行的描述与传统描述同中有异,且更为详尽。虽是个体实践与一家之言,但在先生经络实质的理论基础下,足以互相学习借鉴。下面且略述整理其有关经络运行的学术思想。

1、所有的经脉都是双向正负往来运行

如脾经既能从足走腹,亦能从腹走足。其时间是一呼吸往返两次,共行四次。(和正常人的脉搏跳动相似,可以说明经脉流动性受血液混元气影响。)

2、左右

同条经脉运行规律


同一条经脉,当左侧经脉正运时,右侧负运。左侧负运时,右侧正运,左右同名经形成一太极运动。

3、阴阳表里经脉运行对立相反

一是对立升降。一侧阴经升时阳经降,阴经降时阳经升。

二是阴阳互络。如脾胃经,一侧脾经正运上升,腹部“属脾络胃”开放,而“公孙别络”关闭(下降反运相反)。同时,胃经正运下降,下肢“丰隆别络”开放,膈下“属胃络脾”关闭(上升反运相反)。一侧表里经又构成一太极运动。

4、手足同名经脉表里的循环运行

手足同名经脉表里之间构成更大的阴阳循环体系,又一个大一些的太极运动。(和我们的三圈相同)

5、任督二脉的运行

人体中线的督、任二脉是“两条”经脉相合并的,也有左右各不同的升降往返运动机制。

6、头部脏腑的经络运行

头部的两侧,亦有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进退运动机能。

胸腔和腹腔内的脏腑也有类似的阴阳进退机能运动。

7、让经脉整体的开合

经脉整体上也有大的开合,太阳开阳,太阴开阴;阳明阖阳,厥阴阖阴,少阳、少阴为枢机。(当然,整个人体的混元气又是一个更大的开合。)

我的一些看法

1、祝道长重点描述的是经络的运行,而且是体内经络系统传统上的皮下筋膜的最明显的气束。并没有对经络的实质——“气束”进行发挥,而且把其发现的运行规律当作人与宇宙的根本,此处是值得商榷与探讨的地方。

2、祝道长在经络运行方面,描绘出了经络运行的复杂性、动态性、协调性与整体性,难能可贵。

3、头、胸腹、四肢有相对独立的经络阴阳进退机制。这充分说明经络的气束是实体组织混元气的汇集与综合。

4、关于经络的流动感,是血液、淋巴、神经与整体生命活动的开合的影响。除了神经,其他在祝道长的论述中都有体现。而一个网友对其发挥中则将经络与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也挺有意思。比如,他把任脉和肋间神经和左右迷走神经相联系。把督脉和肋间神经和左右交感神经相联系。并提出任督脉的主要作用是沟通左右的三阴三阳,主要的沟通位置是大脑的胼胝体。总之,经络的流动感是四个因素的综合作用的整体功能,是复杂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5、人体大的开合中有小的开合,既有人混元气整体开合,也有细胞的小的开合,混元气理论从整体去把握。而经络系统是包涵在人混元气整体开合之下的。从祝道长的经络循行描述中就更能证明经络的运行不是简单的单向流行,而是错综复杂的人体各部组织混元气的整体开合,且在整体中保持一个动态平衡。这为先生的经络实质的论述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实践佐证。

(本文作者为章文春教授研究生刘争强,字袭常。)

来源: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功科学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