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写文章主要是出于中医爱好,为了个人发泄,其次就是给我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没有做中医科普的本事和义务,有病就去看医生,不提供任何咨询与治疗意见。另外,本人脾气古怪,一言不合即拉黑。 小儿发热,全家着急。小儿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冒,而感冒里面最常见的类型就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只要能分清风寒、风热,有时我们在家庭就可以很容易把小儿感冒发热搞定,用不着去儿童医院三更半夜挂急诊,然后排队候诊。悲催的是,最后发现医生开具的也是退烧药加上一堆中成药,而且家里还备着这些一模一样的中成药。 注意,这里的风寒与风热与体温无关,不是体温高的就是风热,也不是发低烧就是风寒。不是冬天的感冒就是风寒感冒,也不是夏天的感冒就是风热感冒。 这里的风寒与风热是一种病因,感受风寒邪气就是风寒感冒,感受风热邪气就是风热感冒。如何区分呢? 中医特别重视人体的主观感觉,也就是症状,风寒感冒一般怕冷很明显,而风热感冒往往怕冷不是太明显,而是怕热明显。注意,这里是怕热,一种感觉,和体温无关。有些感冒,发热40多度,但是怕冷异常,多属于风寒感冒。 年龄太小的孩子,往往不会描述,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孩子的舌尖和咽喉,如果舌尖和咽喉部发红,多是风热感冒。 治疗感冒的药物很多,大多是中成药。有一次听到门外一个患者给西医同事说,别给我开中成药,那玩意不管用。 其实中药,治疗感冒是很有效的,不比西药差,西药就那单纯几类药物,连西医治疗小儿发热大多都开中成药,不信去儿童医院看看。中药怎么会无效呢?归根结底是没有对症,不对症别说无效,都有可能加重病情。风寒用凉药,如同雪上加霜,风热用热药,如同火上浇油。 所以,只要能分清风寒风热,在购买感冒药物时,留意一下其包装盒上的文字,看其主治一栏,是主治风寒感冒还是主治风热感冒,对症选用,不至于茫然,比如风热选用银翘解毒颗粒,风寒选用风寒感冒颗粒。这最起码大方向不会错,只是见效快慢的问题。 而有些家长遇到小儿发热,不分青红皂白就喝蒲地蓝口服液,或者不加思索就喝姜汤发汗,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错误的治疗,不但无效,还能诱发出新的疾病。 扫一扫关注我,带你走进中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