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享中心——财务人的坟墓

 渐华 2020-03-19

前言:首先,说一下,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绝对不要裸辞、绝对不要裸辞、绝对不要裸辞。现在的情况是,没有好的行业。从2019年下半年,天朝的经济就处在整体的下行状态,基础工业品如煤炭、钢铁、电力市场疲软,价格一直在往下走,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行业房地产开始大规模裁员,本来这些情况传到到最终消费市场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猪肉价格爆发性上涨加上最次疫情如暴风般席卷了作为消费终端的零售业、服务业。之后的经济形势只会越来越难。现阶段,有一份能发工资的工作就要谢天谢地了。任何行业在洗牌完成之前,都没有进去的必要。新人,永远是最先让清洗的对象。

关于本文,财务共享中心,对现行财务工作的变革是根本上的变革,是改变财务工作模式的变革。正是因为有财务共享中心,财务才从根本上变成了彻底劝退的行业。毫不夸张的说,共享中心,让财务人员从一名手艺人,变成了流水线工人。虽然财务工作整体有很多方向,比如融资,数据整合分析,经营分析等等等。但是,财务工作中从业人员最多的。也是财务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账务、报表。其他的工作,都可以找人代替,但做账、出表。只有财务能干。共享中心的成立,就是从根上,让财务人员不需要会做账,不需要出报表。让一份需要专业知识,需要有职业判断的工作,彻底转变成一般事物性工作。可以说,共享中心就是对传统财务的降维打击。只不过赢的是资本,输的是财务。是的,对于财务工作,两边是双输。

在下文中,我将详细的介绍一下现在成熟的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方式。与传统财务工作的区别,以及由此对整个财务行业的影响。现阶段,实现财务运营共享化的企业主要是外企、大型私企、国企。下文中的企业如无特别说明均指代此类型企业。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它是将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SSC(共享服务中心)来记账和报告,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集团的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节省了系统和人工成本,但这种操作受限于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一,共享中心首先实现的是财务集中办公,账务集中处理。传统的企业财务都会在每个独立运营的分、子公司安排完整的财务团队,包括财务负责人(下文中以财务经理代替),收入、费用、总账等人数不等的会计,以及一到两名出纳。总部的管控方法主要有,要求地方财务严格执行财务核算手册,定期收缴各类报表(最长周期为一个月,以及至少收集三大表及对应附注),以及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财务巡查、互查工作。比如说万达,在未实行财务共享之前,每个万达广场都有一套完备的财务人员配置,都可以独立的完成所属万达广场的各类核算、监督、内控工作。同时,广场的财务团队同时向万达集团财务负责,根据集团管控要求,完成各项工作。同时,为了保证财务团队的独立性,一般财务团队从人事任免,到升职加薪,甚至年终奖分配都与所在地方公司的团队完全剥离,由集团财务直管,这就是所谓的条线化管理。等实现了财务共享中心,则原有地方不再设置完整财务团队,首先,会计岗全部调到集团总部统一办公。这样,集团不再需要耗费多余的经历来保证下属各单位的账务一致,及数据报送的问题。因为人就在集团,各方面监督工作可以在集团统一办公地就地完成。至此,还看不出什么问题,,甚至还有点小向往,从地方到集团总部,同时还解决了财务工作中最困扰的扯皮问题,比如费用报销,在地方公司还总得跟业务为了一张发票打架,现在好了,直接去总部,还不是咱说了算。事情当然没这么简单,资本家做事永远不会这么简单。我来跟大家慢慢说道说道。

1、试运行期间两套班子的问题。财务共享中心上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快则半年,慢则一到两年,最主要的原因是财务工作又是一个连续性工作,不可能因为系统原因中断,而新系统上线,不经过测试,谁也不能保证没问题,所以每个公司新系统上线都会有一个新、老系统的并行期。这时候,整个财务条线,会出现完整的两套财务运营团队。当然,这其中会有部分原有财务人员被抽调成为新系统的核心用户,但工作量是死的,老财务人员不可能全部被抽走,而共享中心运营也不可能只靠几个核心用户。所以,这个时候,等共享中心建成完成全面上线。势必会将多余的人裁掉。问:在新人、老人都愿意干的情况下,裁谁?答:新人,因为现在共享中心负责的人可能是之前老人的同事,而且,老人在地方公司干过,不光懂账,还会明白其中的业务实质。当然,。留下的老人也没啥好沾沾自喜的,去共享中心任职意味着本企业职业生涯大概率到了天花板了,而且,下一批裁员肯定跑不了。原因,咱底下慢慢说。

2、正式上线后,工作效率的问题。我在干会计的时候特别喜欢加班。不是工作量的问题,因为做账最好能有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环境。但在白天太吵了,不是业务,人资,采购,报销的,问数的,要表的,等等等。太多事让你分心,所以我在工作时间一般不做账。就算有点空也是看看小说,刷刷帖子摸摸鱼(当年真没有手机可玩啊)。等下班了,别人都走了,自己安安静静的最多一个小时,就把当天需要做的凭证全弄完了。效率高又准确。现在在共享中心,不考虑其他因素,至少打扰你的人少了很多,所以工作效率那肯定是比以前高的。比如之前负责一家地方公司的收入,现在是不是可以负责两家啦=,甚至三家。根据测算,实现财务共享后,原有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效率可以提高30%,就是说,假如原来完成一家公司的全部账务处理需要2个人,现在需要1.4个人。那么就意味着在公司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原本200人的会计团队,现在只需要140人就可以完成原先的所有工作。如果企业在扩张期,这还不是问题。大不了不进新人了。可是,现在有几个企业在扩张,退一万步说,就算现在经济形势好。企业能以30%的速度进行快速扩张?不能的话,资本家会养闲人?你猜工作效率能提高30%的数据是哪来的。肯定不是会计算的。

3、集中办公后对个人的成长。假设有这么一个传统财务部,一共有4个人,分别是财务经理,收入会计、成本会计、出纳。这时候,成本会计要回家生孩子了,休三个月产假。咋办?招人是不可能的,正常的做法是把成本会计手里的活分一分,出纳干点,收入会计干点,财务经理干点。这样忙忙叨叨过了三个月,成本会计回来了。这时会惊奇的发现,部门里多了俩随时能上手的成本会计。等明天成本不干了。好办,出纳上来顶着,再找个出纳就行。如果生孩子,离职的是财务经理呢?一样的,再找个出纳就行。在传统模式下的财务都是这样。本来基础的财务工作就没多难,日常顶顶班,帮帮忙究竟全学会了。这么说,传统财务学习的机会就在身边,都是逼着你学,不学都不行。谁家还没点事?(特别说明,这个只限于大公司,中、小企业的财务有一个特别不好的毛病就是敝扫自珍,特别不喜欢教别人,工作分的特别清,除了生孩子这种实在没办法了,要不宁可回来加班都不愿意教。这个与整体企业环境及员工个人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在这种环境下,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成长是特别快的。基本快的三年,慢的五年,做个及格的财务经理肯定是没问题。但是到了共享中心呢?你是收入会计,你的左邻右舍都是收入会计,大家干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活,别说帮一个人顶班,就是帮一个组的人顶班,除了工作量不一样,工作内容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学新东西?申请换组吧。但是你干的好好的凭啥说换就换,再说了人家组里也不缺人啊。就是缺也不缺你啊。都像你一样,想换组,那共享中心别运行了。能干干,不能干滚。反正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同样干了三年,发现,除了干收入的除了收入,别的一窍不通。拿个差旅费都不太会报销那种。就这还想当财务经理?想啥呢。你懂账么你?

4、脱离业务。在任何时候,一名合格的财务都必须懂业务。财务是对业务记录,你有懂业务,才能对业务事项作出正确的账务处理,让账务真实,有效的反映业务。共享中心将财务与业务人员从物理上进行隔离。确实保证了财务人员的各项账务处理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但要明白,这种干扰对财务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每一次的争论,其实就是对业务本身的熟悉。有很多的财务转业务管理,就是因为他们对业务熟。他们熟悉业务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吵架的时候,不能输。话说我刚当财务经理的时候,财务条线内部发现与业务吵架输了,是要点名批评的。要不业务不熟,要不对集团制度条例不熟。不管是哪样说明你这个财务经理不合格。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我在当会计的时候,就保持了与业务吵架的全胜记录。就因为这个还在非正式场合分享过吵架心得。也是我后来晋升的加分项之一。可是在共享中心,不是不想吵,是根本没机会吵。很多业务都不认识共享中心负责进行账务处理的财务,吵啥呀?没有吵架的需求,当然就没有学习业务的需求。不懂业务的财务是没有成长空间的。

5、死板,财务工作干多了,本来就容易给人留下死板的印象。这也是没办法的,会计准则,税法,企业财务制度等等等。太多的规矩制约着我们,哪条线都是红线,“不行”可能是财务工作中使用率最高的字眼了。在实际工作中“不行”这俩字,是最不值钱的字。总说不行,就代表了你这个人“不行”。如果给人留下了人“不行”的印象。那等着你的,也肯定是“不行”。我还能留下继续工作么?不行。或者,年终奖能给我多发点么?不行。其实呢,说“不行”不可怕。关键在于告诉别人为啥“不行”,或者“怎么行”。从“不行”到“为啥不行,”“到怎么行”这其中就涉及了合理沟通,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在职场中必备的职业素养。在传统财务工作中,财务是与业务团队在一起的。即使条线管理,但在业务团队总会有一两个相熟的朋友,就算没有,丛经理都出面了,面子总得给吧。所以于公于私,遇到问题,都需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次不行两次,一年不会两年,总会在这方面有所长进。到了共享,不好意思,咱们不在一起了,就算总经理找上门,共享中心也有老大。而且大部分共享中心老大的职级都是高于地方公司总经理的。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你一个业务能拿我怎么办?告诉你不行就是不行,问那么多干啥?再说了,我一个人负责那么多家公司的事,哪有时间给你挨个解释。说句不好听的我也没挣那份钱啊。别人都不解释,我为啥要解释。我是不是傻。慢慢的,就会养成一种遇事死板,不变通的工作习惯。不排除有喜欢这种工作风格的上级。但是,这种工作风格永远只适用于低端岗位。在直接面对老板的时候,就说一句不行,然后就没然后了。那就真的没然后了。

今天就先说这么多,下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下共享中心内部的岗位分工。说一下,共享中心基层员工,“升职”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共享中心——财务人的坟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