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制法大概分压榨和浸出,目前市面上基本都是经过再精炼的,其实两者就差不多了。有些人觉得压榨的香,我觉得差不多。 既然说菜和油搭配的话,不同的还是有特定搭配的。随便说一下。 菜籽油/花生油 240°C: 菜籽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菜油,舌尖中国二心传里面的菜油就是徽州木榨。 我国是菜籽油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1999年前市场份额40%,目前是20%左右。 油菜主要分夏播和冬播, 顺带一提芥花籽油 canola oil。学名叫做低芥酸菜籽油,没错就是菜籽油。主要是以夏播芥菜为主流。是所有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但是它还是个菜籽油。 菜油黄澄澄的,香气特别强,我国顾客特别喜欢菜油这个风味,而精炼过这个味道就消失很多。 导致国内市场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特点就是,乡村粗榨的低等级菜籽油的每年出货量,比高等级精炼菜籽油要大得多。 花生油和菜籽油、芝麻油类似,特别香。油品好,不饱和脂肪酸高。炸东西也挺好,就是较贵。 很想提一下X花的营销真是很厉害,特别的花生香(直观的商品特色)、国宴用油(专家效应)、强调压榨非转(当代食品安全痛点),完全抓住了家里老头老太的心。(和油品厂商无利益相关。单纯一说。)
↑没找到我自己吃的用菜油炸的照片,菜油炸的更加金黄。找的图。今年冬天我去吃一下。 ↑再放一张菜油炸油墩。特别烫,但真挺好吃,外面是糯米。自己照的 棕榈油235°C: 棕榈油主要是拿来炸方便面。因为是饱和脂肪酸很多,不容易变质。但是凝固点的温度比较高,我国秋冬季常温单一棕榈油就凝固了。 油温烟点高,235度,所以油炸特好。 棕榈油是生产效率最高的油类,同样单位面积生产的油是大豆的九倍,作为油料作物目前产量是的全球第二——便宜。 因为便宜加容易凝固的特性,国内主要用来做调和油,价格便宜量足看着也不错。
↑这条配方炸出来的东西香酥脆、又便宜。适合炸土豆,洋葱圈,鸡排,脆皮炸鸡。找的图 大豆油、葵花籽油230°C: 大豆油是全球产量第一的油,因为转基因争议颇多的油。 我主要吃这个油,主要是放心。 主要产区来自巴西米国。我国东北的油根本不够炼的。 老的大豆油有股豆腥味,但精炼调配后的大豆油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 国内菜馆用的基本都是豆油,因为便宜。全国炒菜No.1。 葵花籽油用法和大豆油类似,不过显得更高级更香一点,有些斋菜会为了香气采用葵花籽油。建议你选择这个, 这个油刚进入国内市场,可以和我私聊,联系价格不错的。
↑东江酿豆腐。客家菜必点。豆油混合猪油,豆腐混合猪肉,营养均衡又美味。 ![]() |
|
来自: 昵称5383704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