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线观展∣ 秦家山二号墓出土的玉器中,这样东西覆盖在墓主人面部?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3-19

“玉魂国魄——荆州楚国陵园和贵族墓出土玉器展”展示的精美玉器都是出自战国时期楚国王陵及贵族墓葬,熊家冢、冯家冢院墙湾一号墓、秦家山二号墓、望山桥一号墓是贵族墓葬的代表。

本世纪以来,随着熊家冢、冯家冢王墓以及一些楚国高级贵族墓的发掘,大批玉器的出土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仅熊家冢楚王陵园殉葬墓中,就出土了约2000件玉器。院墙湾一号墓、秦家山二号墓、望山桥一号墓和其他贵族墓葬也都出土了相当多的玉器。出土玉器的年代主要为战国时期,也有少数为春秋中晚期。玉器种类主要有璧、环、璜、珩、佩、瑬、管、珠、剑饰等。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楚式玉雕从中原式、秦式、越式、夷式、中山式等玉雕中脱颖而出,代表了战国玉器的最高水平。展品中还有少量其他玉文化的制品,可以通过比较,了解其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七大单元版块全方位展示楚墓玉器风采:
【一】熊家冢陵园出土玉器;
【二】冯家冢陵园出土玉器;
【三】望山桥一号墓玉器;
【四】院墙湾一号墓和秦家山二号墓葬玉器;
【五】雨台山墓地;
【六】凤凰山M70玉器;
【七】其他墓葬出土玉器。

第四单元——院墙湾一号墓和秦家山二号墓葬玉器


院墙湾一号墓位于纪南城北4.5公里处,残存封土直径15.3米,墓口长7.9米、宽6.4米,深5.2米,葬具为一椁重棺,人骨保存较好,死者为一名女性,年龄35—40岁。此墓早期被盗,但内棺遗物保存完好,主要有带鞘铜剑3件,玉器29件。发掘简报认为,此墓的埋藏时间为战国中期后段。墓葬虽然规格不算太高,但作为一个女性墓,却随葬较多的兵器,足见死者亦非等闲之辈。


院墙湾M1发掘现场

重点器物解说



玉印章:M1:42;边长2.9、厚0.45、钮长0.78、宽0.5、高0.2厘米;战国中期。

白玉,片状,等腰三角形。正面阴刻纹饰,上方有一冲天飞鸟,中间两侧有奔跑的双鹿,下方中间有一王字。背面有长方形坛状纽,纽顶面与两侧面有穿孔互通。


玉剑首:M1:51;外径4.7、内径2、厚0.4厘米;战国中期。

此器由系璧和芯改制复合而成,外圈正面刻减地浅浮雕谷纹,减地不彻底,反面饰不减地浅浮雕,有个别蝌蚪纹和少数卷云纹。正面纹饰晚于反面纹饰。芯正面稍弧凸,雕四只旋涡形简化凤鸟,反面光素,有二个相通的隧孔。




秦家山二号墓玉器   
墓葬简介


秦家山二号墓位于纪南城以北3.5公里的一处楚国贵族家族墓地,封土直径约28米,墓口正方形,边长14.1米,深8.2米,有五级台阶,葬具为一椁三重棺。死者骨架保存良好,经鉴定为女性,年龄在28~32岁之间。

出土时死者脸部覆盖一件玉覆面,头旁坠落5件小玉饰,包括2件玉璜、2件玉珩、1件玉笄。简报认为,死者可能是中原人或秦国人,入葬时间为战国中期后段。

重点展品解说

玉覆面:秦家山M2:40;

高20、宽13.9、厚0.23厘米;战国中期后段。

玉覆面又称玉面罩,用一整块大玉片制作,刻有毛发和五官,周边有小孔以供缝缀之用。其完整的形态,是把它缝在一块方形的丝巾上,再在丝巾的四角分别系上一件小玉佩,入殓时覆盖在死者的面部。

玉覆面原本是周人富于特色的丧葬玉器,其主要特点是在丝质的暝目上缝缀若干小玉片,组成人脸的形状。

秦家山式的玉覆面和中原式的玉覆面在葬俗上显然存在着渊源关系。但秦家山式的玉覆面与中原式的玉覆面差别太大,应是楚国玉工参照中原式的玉覆面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形式,以满足少数人的需要。

第五单元--雨台山墓地篇


雨台山墓地位于湖北省原江陵县九店公社雨台大队境内(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雨台山村),1975年为配合江陵县将台区的水利工作,发掘清理500多座中小楚墓,其中雨台山M471出土玉器10件,墓葬及随葬玉器均属于战国早期。1991年再次对雨台山楚墓进行发掘,范家坡M14出土玉器12件套,狗獾子山M37出土玉器18件套,二墓年代皆为战国中期后段。

雨台山墓地西距纪南城东垣仅约一公里,1975年荆州博物馆配合水利工程建设,在此清理发掘了555座小型楚墓。雨台山M471为一椁一棺土坑竖穴墓,墓口长4.7米。出土陶礼器有鼎2、簠2、壶2、豆3、罍、盘、匜,还有铜带钩、漆豆、漆卮、镇墓兽、玉璧6、玉环2、玉璜、玉冲等。发掘报告将这些墓葬分为六期。雨台山M471排在第三期,即战国早期。

范家坡M14位于纪南城以东雨台山的南端。范家坡M14为带墓道的土坑竖穴墓,葬具一椁一棺,随葬品有陶器、漆木竹器、玉器等共40件套。玉器有12件套,包括玉龙佩6件,余为玉环、玉髓环等。其中有3件玉龙佩出于棺内头骨旁,其他玉器出于头箱。

重点器物解说


玉龙佩:M14:N2;长16.1、宽6、厚0.5厘米;战国中期后段。

青玉,整体为W形,龙首上卷回顾,无目,上颌长大,尖端略上翘,下颌短小,前端上卷与上颌相连,形成圆孔。龙背近似风字形,龙尾向上内卷。龙身饰减地浅浮雕纯谷纹,龙尾饰三根细平行线。

狗獾子山M37位于纪南城以东雨台山的南端,亦为带墓道的竖穴墓。墓坑比范家坡M14稍大,葬具已腐朽。随葬品中有玉器18件套,包括玉龙佩8件,玉环、玉珠、玻璃珠等10件套。

重点器物解说


玉龙佩:M37:17;长8.2、宽1.0-2.2、厚0.3厘米;战国早期。

青玉,龙首俯视,无目,弓背,截尾略翘,胸腹下有一足(鳍),饰不减地浅浮雕谷纹、蝌蚪纹、卷云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