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人说过这么一句话: “人生的三大境界,莫过于抬得起头,沉得住气,弯得下腰。” 对此,深以为然。 人只有知大势、识取舍、明进退,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1 进 有人说,一个人的人生前景如何,取决于他对人生的态度。 成功者,总是用最积极、最乐观的精神,控制自己的人生; 而失败者,他们的人生,时常被种种疑虑和失败所引导和支配。 人,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 唯有这样,才能不被脚下的阻碍所困扰,能够看清自己、树立信心,坚定地大步向前走。 好友曾分享过他晋升部门总经理的励志经历。 刚踏进社会时,他的求职之路一直很坎坷。 在几次求职碰壁后,他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而是反复思考碰壁的原因。 他意识到自己求职失败,可能是因为没有做过出色的业绩,无法向招聘方证实自己的能力。 明白了这一点后,他调整了自己的求职策略。 这次,他直接找到了国内一家很有名的大企业人事主管,递上了自己的简历。 主管看完他的简历后,习惯性地询问他待遇要求。 他告诉对方,试用期内可以不要任何薪酬,只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 主管很惊讶地问:“不要薪酬?为什么呢?” 好友回答: “因为我想争取在贵单位工作的机会,可我现在的工作经验少,拿不出成功的业绩来使你们信服。所以我要用我的薪酬,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人事主管满意地说: “你被录用了,但并不是因为你不要薪酬,而是因为你的勇气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进入公司后,好友经常超额完成任务,渐渐得到同事和上司的赞许。 因为屡屡为公司谈妥了几项合作项目,业绩斐然。好友最终被晋升为公司的部门总经理。 抬头看远,是一种方向; 抬头微笑,是一种心态; 抬头做事,是一种勇气。 人生天地间,活得豪迈、活得勇敢、昂首挺胸,才能显露出压不倒摧不垮的正气,拥有最有魅力的人格力量。 2 守 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时常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挑战和波折,人很容易就会心烦气躁。 但越急躁,越会引发负面情绪;越坦然,越会恢复良好的心境。 沉得住气,才能更好地修炼身心,磨练自身的毅力和耐力。 同事珉豪,休息日里时常一个人到郊外钓鱼。 没有好友作伴,也没有亲人陪同,有时候一钓就是一整天。 刚开始我还打趣他的生活过于无聊,但听完他的一番话后,才知道钓鱼背后的意义。 珉豪说:“我呀,之所以喜欢钓鱼,是因为钓鱼不仅可以让人忘却烦恼,放松身心,更重要的是锻炼心性。 脾气急躁的人钓不到鱼,因为他们耐不住寂静; 心胸狭窄的人钓不到鱼,因为身边的人钓到鱼会让他们嫉妒,心生波澜; 贪婪吝啬的人钓不到鱼,因为他们只想钓到更多更大的鱼,最终因为满脑子都是鱼,而忘记了鱼竿下的鱼。” 仔细想想,生活中的他,好像也是一个不紧不慢的人。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能波澜不惊,平和从容地去面对。 想起马克思曾说过的一句话: “一个美好的心境,要比服10服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倦和痛楚。” 我这才明白,钓鱼看似无趣,实则能可以让人陶冶性格,培养耐性,燃起战胜困难的信心。 看过一个故事: 大暑时节,寺庙里的和尚正在安静地打坐。 一个新来的小和尚热得受不了,一个劲地摇扇子。但尽管如此,他还是汗流浃背。 而他却看到自己的师父,一直闭目养神,一点都不感到热,仿佛身边有阵阵凉风朝他吹来。 他便好奇问道:“师父,为何弟子感到这般闷热,而你却如此清凉?” 师父笑着说:“心静自然凉,守住一份心静,不去想着热,就不会感到热了。” 小和尚顿然醒悟: 如若心如止水,心中没有烦恼与牵挂,自然会凉风拂面; 如若心中太多杂念,守不住内心的宁静,便会如坐蒸笼。 有句谚语说得很对:“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人这一生,沉得住气,百福自集。 3 退 常言道:“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大海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宽广的胸襟。即使身在低处,也从不张扬,因此能纳百川。 其实,人也是如此。 有时候,降低一点自己的“高度”,反而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沈从文小说写得很好,但在授课技巧上,却很是一般。 他深知自己这个缺点,于是在授课前,就跟学生们说: “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 这么“示弱”地一说,反而赢得满堂彩,受到了学生们的敬仰。 自古云:“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低调谦虚做人,不仅是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 苏轼曾经写过一首很有趣的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大意是讲,人们都说养儿子是希望他能够聪明,但我就是因为聪明被耽误了一生; 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愚笨鲁莽,不要表现得太过于聪明,即便是很优秀,也希望他能够收敛光芒。 这样的话,就可以尽量避免遭遇灾祸,顺利地到达公卿的地位。 在生活中,那些甘愿示弱、懂得让步、处处谦虚谨慎、总为别人考虑的人,并不是代表他是一个弱者。 相反,这恰恰说明了他早已悟到了做人的真谛,成为一个恪守低调、深藏不露的人。 而这样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强者。 仔细想想,世间万事万物,确实皆起于低,成之于低; 低,是高的发端和起源;高,是低的嬗变和演绎。 适当放低位置,懂得以退为进,才更有利于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好、更远。 作者:净静,一个走南闯北,创业路上狂奔的90后,百万读者心中的暖心御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