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里仁篇第四》4.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陳小剑Jan 2020-03-19

每日一句论语”专栏系列连载的第 65 篇文章

大家好,欢迎打开#每日一句论语#专栏,

每天花5分钟一起学论语,受益每一天!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焉得知②?''

【注释】

①里:可作名词讲,居住之地;也可以作动词讲,居住。今从第二义。

②知:同“智”,聪明。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好。选择的住所没有仁德,怎么能说是明智的呢?”

【解读】

本篇主要讲仁德方面。在本章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外部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他以居住环境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正所谓环境改变人,只有与德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广为传之的“孟母三迁”就是环境塑造人的一个典型故事。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人,在他们身边缺少追求上进的人,更缺少远见卓识的人。或许他们天资不错,但因为长期处于平庸的环境中,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久而久之也变成了平庸的人。总结一句话:你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和谁在一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