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里仁为美透露怎样的买房智慧?参透这一点,幸福几代人

 淑心阅读 2022-06-16 发布于江苏

《Shut Up》总第459期 2020年04月06日 第38期


《论语》第四章“里仁篇”,第一句是“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翻译过来就是要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好,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个明智的人呢?

  • 孔子提出买房智慧:除了硬环境还要考虑软环境

我读这一句,思揣好久,孔子其实为我们现代人买房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买房嘛,一向是人们奋斗中的一件大事,谁都想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安稳舒适,生活和美,有的人买到了理想的房子,生活很舒心;可有的人却并没有那么幸运,花了全部的积蓄却住得十分闹心,为什么会这样?先别急着要答案,且来回顾一下买房的经过。

仔细想想现在人们买房大多考虑什么因素?比对一下不同楼盘的开发商、房价、小区绿化、楼间距、车库、周围配套如何,商圈有几个,交通是否便利、孩子上学是否便利、周围是否有好学校等等这些外在的因素,我们称之为不可改变的硬件环境,但很少有人会考虑小区居住人群这件事,就是孔子说的里仁为美否,而这是可以改变的软件环境,选择和什么人住在一起,你是有得选的。

在买房这件事上,人们为不可改变的执着太多,对能够改变的却常常忽略,究其原因,可能离不开城市化邻里关系的疏远,它并不像农村开窗开门,东家长西家短凑在一起唠一唠,各自都有要忙的工作,上班下班,各自回家难以碰面,并不需要邻里有过多的交往。还有买房考察上有一定的困难,现房还好,期房就很难,所以这一条因素就常常忽略掉了。

可是这条因素恰恰是关系你住的开不开心,或者是一个蛮重要的人文精神上的影响因素。

  • 如何理解“里仁为美”

我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一个母亲考虑到孩子的未来,多次搬家。第一次在墓地附近住,孩子学到的都是一些祭祀丧葬之类的事情,做妈妈的觉得这不是孩子该学的;于是搬家,搬到闹市区,孩子在外面学些市井买卖的玩意,和屠户做邻居,孩子每天也只能看到杀猪宰羊之类的,孟母又搬家,这次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有宗庙之事,孩子学到的是礼仪,孟子开始守秩序、懂礼貌、开始读书,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 里仁是否就是“学区房”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学区房,好学区往往一房难求,这是古今中外所有家长的苦心。那孔子说的“里仁为美”就不是就是要我们买学区房呢?学区代表着一定的教育优势,它可以是仁德的一部分,但不是孔子说的全部,除了学区是一个参考标准之外,这个仁,更落地一点讲,或许离不开日常的邻里行为。

  • 明智是明是非、知美恶

我前一阵子刷到一条视频,一个女士花很便宜的价格买了一套房子赠送了200多平的露台,她很开心,可是她看了网友的留言又有点后悔买了,因为这个露台你住着是否开心或许不完全受她左右,还有楼上或者周围的邻居素质如何了。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孟母没有看到这一点,可能历史上会多了一位屠夫而不是一位大教育家;如果楼上的邻居都爱扔垃圾,那这200平的露台就是一个理想的垃圾场,,磨灭了你对这个露台最初的美好设想,然后变成了和邻居斗智斗勇的战士,那不是你所希望,可是环境把你塑造成了那样的人。

  • 买房小提示

如果条件允许,在买房之前,你大可以多观察住在这里人们的状态,对垃圾的处理、对小区环境的爱护,邻里之间人们交流的状态,或者这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明智,不仅仅是对学区这个关键点的把握,还有更多为人处世上的能明是非,知美恶。不要觉得邻里什么样与我无关,你进入一种环境,从此都是息息相关。

所以孔子在这一章最初,就给了我们这样实用的启示。


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