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椰菜霜霉病的防治

 海底丛林 2020-03-19

花椰菜霜霉病在南北地区普遍发生。南方主要危害采种株,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北方地区生产田发生严重时,产量有一定损失。花椰菜叶片、花球、花梗和种荚均可受害。北方地区春、秋季花椰菜的初次侵染源,分别来自越冬、越夏的菌丝体和卵孢子;而南方地区的侵染源来自越冬的十字花冬蔬菜上的病菌。在平均气温10~20℃,空气温度较大,植株表面结水情况下,病害易于发生流行,北方地区春季重于秋季;南方地区冬、春季发生普遍,花球形成期和抽出花梗遇连阴雨,气温较低时,受害较重。不加温保护地栽培,冬季发病重。

花椰菜霜霉病

【症 状】主要为害叶片。多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出现黄色病斑,潮湿条件下病斑边缘不明显,而在干燥条件下明显。病斑因受叶脉限制也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可见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重时病斑连片,造成叶片枯黄而死(见图1~4)。


              (图一)花椰菜霜霉病叶片发病初期症状

【病 原】peronospora parasitica称寄生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形态与白菜霜霉病菌相同,但侵染花椰菜的为十字花科霜霉菌的芸薹属变种的甘蓝类型。


               (图二)花椰菜霜霉病叶片发病中期症状


             (图三)花椰菜霜霉病叶背发病中期症状

【发生规律】以卵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采种根上越冬。借风雨传播,从气孔或细胞间隙侵入。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气温较低的早春和晚秋,尤其在10~20℃的低温多雨条件下为害严重。地势较低,易积水的地块、土质黏重、肥力较差的发病较重;日常管理粗放、施肥浇水不合理、植株疯长或生长期严重缺肥、田间湿度大、杂草丛生、田间郁蔽不通风、阴雨较多、光照不足、雾多、露水重等都能加重病情。


                (图四)花椰菜霜霉病叶片发病后期症状

【防治方法】适期播种,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田间密度要合理,早间苗,晚定苗,适度蹲苗。小水勤浇,不可经常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清除病苗栽培季节结束后及时把病叶、病株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发病前至发病初期加强预防,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

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50%烯酰.乙磷铝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40%氧氯.霜脲氰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76%霜.代.乙磷铝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72%甲霜.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发病普通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

687.5g/L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

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3000倍液;

66.8%丙森.异丙菌胺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84.51%霜霉威.乙膦酸盐可溶性水剂600~1000倍液;

70%呋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

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440g/L双炔.百菌清悬浮剂600~1000倍液;

5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2000~3000倍液;

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本文摘自《中国蔬菜病虫害原色图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