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回家后,看到我脸上、衣襟上溅满面渍,眉毛也被火燎过,往锅里一看,面饼已被烤得焦黑。母亲心疼地说:“傻孩子,烙饼需用酵母发酵过的面粉才行,你全用的是红面呀!”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母亲赶紧忙活起来。
那时候所磨的面粉分为三种,上等的叫“白面”粉,次等的叫“红面”粉,下等是“麦麸”,“红面”做的食物粗涩,难以下咽,常掺和在“白面”粉中吃,第一次下厨我竟连面粉的种类都分不清楚!
时光荏苒,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家人们曾当面调侃说:“城里人,家里都是男人下厨做饭,你可别让老婆掌了权哟!”我不以为然,堂堂男子汉怎么会屈尊下厨呢?带着不屑一顾的传闻我也娶妻生子,有了三口之家,其乐融融,不觉间喜欢上回家做饭,在亲戚们曾调侃的魔咒中乐此不疲。
女儿渐渐喜欢上我做的臊子面,汤汁油红香辣,至于面条可没有学到母亲的那般手艺,用“拿来主义”的成品代替,女儿那小胃也能吃下两三碗。
最常做的菜还是“老三样”,起初学做“辣椒炒肉”时,常会把肉炒老、又不着色,妻子告诉我说,是没有把握好油温。炒肉前用适量淀粉、老抽、料酒将肉片拌一下,易上味着色,起初火不能大,油温不能高,大肉下锅翻炒上色后,倒入鲜辣椒等佐料,加大火温翻炒,待菜出锅时加入适量生抽提味。遵照妻子的指示我实验了几次,果真所炒的菜色香味俱全,家里的“鉴赏师”女儿连连称赞爸爸做的菜好吃,其它的菜也无师自通。
下班后我在厨房忙碌,烹制全家人爱吃的“老三样”,妻子忙着给女儿辅导作业。“老三样”上桌后,女儿吃得狼吞虎咽,我逗笑着会问一句:“谁做的菜好吃?”
女儿不假思索地说:“爸爸做的菜好吃,长大了我在大城市买一栋房子,爸爸来烧菜。”
一旁的妻子装假哭丧着脸说:“妈妈呢?”
“当然是和我一起享用爸爸炒的‘老三样’了!”女儿赶忙给妻子夹菜。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