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经药和药引子是一回事吗?】我们都知道...

 风萧萧6868 2020-03-19
【引经药和药引子是一回事吗?】

我们都知道,中药除了“四气五味”之外,还有“归经”的属性,而“归经”,指的就是中药的“外部倾向”,和哪个脏腑、哪条经络更容易沟通。
《医鉴》所称引经,《珍珠囊》称“通经以为使也”。
所谓引经报使,听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向导”即可。也就是说,在组方之时,有意添加的、能“带领”诸药直达病所的、起辅助作用的中药。
引经药都有自己的功能主治,在方剂中可以君、臣、佐、使的任一种,也可以是药引,就其灵活、变通、多选择的特点,尤多用于药引。为此有人说:引经药即药引。实则引经药中只有一部分是药引;药引中也只有一部分具引经药作用。刘常彦的《医学全书》、内府秘授青麟丸,共有药引148条,有的是单味药,也有不少是小复方,几乎没有一条是专用的引经药。

后人归纳的十四经引经药:

1 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2 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
3 足阳明胃经: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4 足太阴脾经:升麻、苍朮、葛根、白芍。
5 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6 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
7 足太阳膀胱经:羌活。
8 足少阴肾经:独活、知母、细辛。
9 手厥阴心包经:柴胡、牡丹皮。
10 手少阳三焦经:连翘、柴胡。上:地骨皮。中:青皮。下:附子。
11 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
12 足厥阴肝经: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

张元素“引经报使”的理论出后,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逐渐整理、归纳出了大约8种“引经药”:

1、引药上行 :这个名词很好理解,也就是引导药力上行,对病位在上、在头面的方剂,有目的地选择“引经药”。比如擅去头面诸风的“细辛”,擅通头脑的苍耳,开提肺气的桔梗,等等,都是引药上行的“引经药”。值得一提的是“桔梗”,素有“诸根多降,桔梗能升”之说,当病在上焦,需要升提气机时,常被作为“引经药”使用

2、引药下行:所谓引药下行, 和我们理解的“峻下、泻下”不同。常作为引药下行的中药有两个:川牛膝、旋覆花。其中的“牛膝”,更是历代医家都公认的引药下行良品,而旋覆花则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说。病在下焦,需要气机下降的时候,多择其一即可;


3、引药到病位:古文说“引药到病所”。举个例子,羌活能引药直到上肢末梢,而它的“好兄弟”独活,则善于引药直到下肢。最出名的,莫过于头面的引经药:厥阴头痛藁本为引,少阳头痛柴胡为引,太阴头痛苍术为引等等;

4、引火归元:所谓引火归元,“元”是哪里?也就是少阴是也。比如金贵肾气丸之“肉桂”,其实就是一味最常用的“引火归元”之品。虚火上炎、阴阳互格的浮阳外越之证,肉桂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引经药”;


5、引气上升:这个也好理解,当气机下陷时,升提中气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方法。如著名的补气成方“补中益气汤”,里面就有柴胡与升麻两味“升提药”,其目的,也就是将人参黄芪补益的中气向上升提,以促进中焦的清气上升。

6、引血下行:在中医理论里,有一个“肝阳上亢”的证候,其本因是肝经阴血虚损,不能收敛阳气,乃至肝阳过度上亢,此时,可见头面红赤诸像。中医认为,这是“血随气逆”而成,常用“牛膝”作为引血下行的“引经药”,以防止“血之余气,并赶于上”而成气厥。


7、引邪外越:外邪内侵机体,如果郁而不散,容易闭塞气机。故中医常有“疏散外邪”之说,最常用的引邪外越的“引经药”就是柴胡。少阳证之小柴胡汤,柴胡之“和解少阳”,其实就是引邪外越之意;

8、引邪下泄:和引气上升相反,引邪下泄主要是诱导邪气下行,从下焦而出。比如玉女煎里的“牛膝”,就有引导火热之邪下行之用;导赤散里的木通,也有引导心经火热之邪从水道而出之功。


总之,“引经报使”是历代医家对中药使用的经验总结,归纳起来,其实主要就是根据中药独有的“升降浮沉”,对照病位所在的位置而来。对于实际组方,是很有指导价值的。
#快问中医超能团# #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