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大江东去浪淘尽

 香落尘外 2020-03-19
 

【成都专栏】

文:张中信

版式设计:湛蓝

图源:堆糖

成都书系列

大江东去浪淘尽

——历代文人与成都之苏轼

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深秋,一叶轻舟沿着岷江驶入长江,向下游飞驰而去。江水流经三峡时,因河床狭窄,流速大增,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沿江两岸,群山连绵,落木萧萧;羊肠山径上,三三两两的农人樵夫,行色匆匆,他们压根也不曾料到,自己的身影,已被江心客船上的诗人摄入诗中: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峰。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站在船头的诗人刚吟毕,他身后的高个子青年便拍手称好。坐在船侧的长者则微笑着拈须频频点头。长者姓苏名洵,字明允,号老泉。高个子青年是他的次子,名辙,字子由。吟诗的是他的长子,名轼,字子瞻。在“唐宋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就占去三席。现在,他刚刚步入仕途,与父亲和弟弟相伴进京受命。

苏氏祖籍河北栾城,两百年前迁居四川眉山,虽不是豪门巨富,却堪称耕读世家。苏洵生性聪慧,年轻时不致力于功名学问,一味好游名山大川,直到27岁才开始发奋苦读。夫人程氏出身书香门第,不仅读过很多书,也很有见识。

8岁时,苏轼从学于一个道士,名叫张易简。父亲苏洵出游期间,苏氏兄弟在家中便受教于母亲程氏。母亲也是知书达理之人,对于古今成败之事,都能指点迷津。苏轼学识益广,并逐渐显露出远大抱负。曾道:“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风琴。”苏轼借此句明言自己的“奇志”乃是匡扶明主,报效国家。又曾道:“少年好远游,荡志溢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

苏家兄弟于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正月参加科考,两人都高中进士。为选拔人才,宋仁宗任命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欧阳修为主考官,国子监直讲梅尧臣为副考官。欧阳修是当时的文章大家,他出的考试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挥酒自如,慷慨陈词,阐明了以仁治国,严明赏罚适度的政治主张。梅尧臣读了这篇好文章,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立即拿给欧阳修看,因考卷密封着,欧阳修以为这么好的文章,必定出自自己的学生曾巩,为避嫌便把这篇夺魁之作排为第二名。

苏轼在游学成都期间,还专程前往绵州和江油李白故里拜谒,并写下了《李太白碑阴记》,称赞“李太白,狂士也”。抒发自己对李白的敬仰之情。

他还来到了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的“草堂”。此时的“杜甫草堂”,已成为官府着意保护、文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苏轼对这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大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充满崇敬之情。

成都之行,让年青的苏轼大开眼界,也倍受鼓舞。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出巴山蜀水,到外面的世界去干一番大事业。

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五月,妻子王弗因病去逝了,苏轼万分悲痛。以至十多年以后,他做密州太守时,依然无法忘怀。为悼念王弗,他填写了千古名词《江城子》。

第二年春天,父亲苏洵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享年58岁。苏洵的死,在朝廷上下和京城内外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六月,宋英宗特别追赠苏洵为光禄寺丞(从六品),并下诏护送苏洵灵柩回蜀安葬。

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七月,苏家兄弟在京城会齐,共同扶苏洵和王弗的灵柩,一舟两棺,从汴水入淮河,再溯长江而上,因逆水行舟,行程艰难,历时将近一年才返回眉州老家。苏洵和王弗均被葬于程老夫人墓旁。

宋英宗在位四年就病逝了。神宗继位时刚满20岁,改号熙宁。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王安石在宋神宗的多次催促下,终于来到汴京任职。他将自己多年来的观察思考在神宗面前和盘托出,为大宋王朝的前景设计出一套改革蓝图,史称“王安石变法”。此次改革的目的就是欲改变仁宗以来国家长期形成的“冗兵、冗官、冗费”现象。王安石提倡的变法涉及面之广,力度之大,在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空前绝后。

苏轼上书直陈己见,抨击王安石独断:“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侩专任子之而灭。事同功异,何也?”言辞激烈,公然指责王安石的激进改革而可能导致的衰败。神宗不高兴了,便让他去作杭州通判。苏轼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七月赴杭州任职,并绕道陈州看望弟弟,以及前往颖州探望恩师欧阳修。

欧阳修此时已彻底脱离政治纷争,归隐山林。欧阳修用美酒佳肴款待两位平生最得意的门生,与他们谈论时事,研究文章,十分快意。谁也未料到,此番聚会竟成永诀。苏轼到杭州的第二年,欧阳修便与世长辞,痛失良师益友,苏轼悲伤万分。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任满通判离杭。此后的七八年间,他先后在密州、徐州、湖州任太守,每到任所,都受到百姓拥护爱戴,同时留下大量优秀诗篇。苏轼关心民生,体恤下情,博得了一州僚属及治下百姓的赞扬。这从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可见一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仲春,苏轼到湖州上任不满三个月,便发生了震动朝野的“乌台诗案”。苏轼赴湖州上任途中,按惯例向皇上写了《湖州谢上表》,这份例行公文,竟为他带来天大的灾祸。因为朝廷有一帮小人,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他的动静。身为御史的李定、舒亶、张璪、何正臣四个人,他们向远在湖州的苏轼突然发难。宋神宗被四个小人的一唱一和搞得六神无主,只得让御史台查办苏轼。

是年,七月二十八日,皇甫遵奉命到湖州缉拿苏轼。苏轼出城时,百姓沿街“雨泣”,依依不舍。

苏轼入狱后,那四个陷害他的小人,绞尽脑汁地搜罗有关他的罪名,并三番五次地对他进行诟辱毒打,一次又一次地提审,一轮又一轮地折磨,企图从苏轼口中问出他们想要的罪证。小人们显然低估了苏轼的浩然正气。围绕苏轼入狱,相对狱内“折磨行动”的丧心病狂,狱外的“拯救行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苏辙泣血上书,愿以在官之身以赎兄长之罪,恳请神宗刀下留人。太子少师张方平急派儿子张恕进京向神宗投书,称苏轼一代奇才,罪不当诛。以刑部侍郎致仕的范镇亦不顾家人反对,上书神宗极力保护苏轼。围绕苏轼入狱,朝廷大臣间展开了一场互不相让的拉锯战,一时让神宗心绪不宁,决心难下。

“乌台诗案”也牵动着四方的百姓,益州、杭州、密州、徐州等苏轼出生和为官的地方,百姓纷纷为苏轼祈祷联名上书,向朝廷申诉。连后宫也积极行动起来,太皇太后曹氏和皇太后高氏都出面为苏轼说情。

就在宋神宗举棋不定的时候,一个关键人物站了出来,他就是闲居金陵的王安石。在世人眼里,他是苏轼的政敌,苏轼曾反对过他,而他也打击过苏轼。他如果给神宗上折子,能为苏轼说好话吗?王安石却偏偏在奏折中发出了一句最关键且令人感慨的诘问:“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一锤定音!不,应该说在王安石的劝谏下,宋神宗一锤定音!

苏轼免死,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让苏轼挂个闲职,不得参与地方政务决策。

可以说“乌台诗案”就像一出一波九折的大戏,悬念迭出,高潮迭起,皇宫、朝廷、市井,各色人物原形毕露,情态百出,一度成为后世野史炒作的绝妙题材。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新年除夕,苏轼从御史台大狱里出来,惊魂甫定,次日便匆匆登上去黄州的路。黄州生活是苏轼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也是他文学创作的巅峰期。苏东坡在黄州住了三个地方,即定惠院、临皋亭、南堂。按照三个住处,我们姑且把他的心路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痛苦孤独。因“乌台诗案”,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苏轼携长子苏迈在御史台差役的押解下离开京师,凄凉上道,在路上整整走了一个月,二月初一到达黄州。来到黄州,苏东坡首先住进了定惠院。定惠院是一座寺庙,在此痛苦孤独地住了四个月。

第二阶段,自省彻悟。元丰三年(公元1080)五月二十九日,苏轼的家人迁居临皋亭。苏东坡在此整整住了三年。家人来了,朋友来了,环境慢慢熟悉了,生活慢慢习惯了,心情也逐渐好起来了,苏轼开始了自省彻悟。

第三阶段,超越旷达。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五月至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四月,苏轼搬家至南堂,又住了一年。搬到新家,这时候,家人都来了,朋友更多了,生活更习惯了,气候也适应了,苏轼更加有了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心态,这个时期他的作品明显让人感觉到阳光灿烂、超脱旷达的一面,还有浓浓的禅味。

定惠院、临皋亭、南堂,三个住处的变化,三个不同的阶段,苏轼经历了从黑暗、到黎明、到天亮的心路历程。

宋神宗一直没有忘记苏轼。他始终在寻找机会起用苏轼。几次都因宰相王珪阻挠,未能成功。直到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神宗皇帝动用不轻易使用的“皇帝手札”,直接下令复起苏轼——第一步先授苏轼“汝州(今山西临汝)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此间,居住金陵的王安石正经历着人生的苍凉。他主导的变法大业未完,本人退隐朝廷,小人轮番挤兑,他的身心备受煎熬。听说苏轼要来金陵,老相公备受激动得好几夜都睡不着觉。当他在江边迎接到苏轼,苏轼向他行大礼时,他兴奋得满脸发光。执手解心结,一笑泯恩仇。王安石、苏轼这两个政坛对手、文坛师友的如椽大手又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王安石与苏轼携手游金陵,家事、国事、文坛事、天下事,虽争论常起,却愈见真情。直到苏轼不得不告别,王安石执手相送,难舍难分:“不知要几百年,方有此等人物。”王安石对苏轼的评价是具有历史的眼光的,他深知苏轼不仅仅是文学全才,更是政治奇才。相比欧阳修只对苏轼作出的文学方面的评价,他的眼光更高一筹。

一代伟人就此了却恩怨,也成就了一段肝胆相照的历史佳话。

宋神宗弥留之际,高太后开始主持朝政。苏轼被高太后很快召回朝廷,他的政治生涯达到了一生中的辉煌时期。短短一年中,他接连几次被擢升。而弟弟苏辙,不仅别具才识,且为官勤谨,最大时官至副宰相。经过“乌台诗案”,苏轼大难不死,按说他应当变得圆滑谨慎起来,至少应当学会自我保护。可他似乎生来就缺乏这种能力,因为他的耿介直率和嫉恶如仇的性格,很快又再度陷入新旧两党的攻击中。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为清除异己,宰相章惇突然发难,以替哲宗清理“元祐骨干”为由,矛头直指宰相的竞争对手苏轼,苏轼被责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县)军事州。谁知还没到英州,又接到再贬的命令,朝廷贬他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到惠州三年后,苏轼终于与长子苏迈、次子苏迨过上了四世同堂的生活。他的心情也变得稍微好了些。因而,他忙里偷闲写了首诗《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这首诗被他的老对头章惇看见了,章惇杀气腾腾地狂笑:“苏轼居然还这般快活?那么就叫他到儋州快活去吧。”

儋州即今海南岛,当时尚处于半蛮荒状态,生产方式十分原始,生产力极其低下,经济文化异常落后。苏轼以垂暮之年,携子苏迨渡琼州海峡落籍儋州。初抵儋州时,受昌化军使张中善待,邀住衙门官舍。

儋州三年,身处逆境,苏轼却以当地汉黎儋人为助力,倡导黎汉平等,劝农耕植,破除迷信,开设私学,自编经说,传授生徒,数年之间,使得这片蛮荒之地,“听书声之琅琅,弘歌四起”。苏轼居海南,居然教化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姜唐佐,刷新了海南的人文历史。

公元1100年6月,苏轼奉诏北还。离开儋州时,数千黎人掩面依依相送于海边。

经年的旅途奔波,加上年老体弱,又逢江南闷热潮湿的雨季,苏轼身体状况迅速恶化,持续的高烧与不止的腹泻,以及浑身难忍的疼痛,使他的生命之堤终于崩溃了。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一代文坛巨擘苏轼与世长辞,享年66岁。按照他生前遗愿,其弟苏辙将兄长与嫂子的灵柩合葬于汝州郏城县钓鱼乡。十一年后,苏辙去世,亦归葬于此。这里便被后人称作“小峨嵋”。

苏轼一生写诗2700余首,词300余阙,文数百篇,近千万言。他在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至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这段宋代历史上思想极其活跃、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变革动荡起伏的40年中,用文学艺术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示了我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辉煌成就。他的平生政治业绩,他的民本民生思想,他的文学艺术成就,自古至今,皆恰如其门人李廌在祭文中对他的认定:

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

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作者简介

张中信,字峰源,四川通江人,经济学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琴台文艺》执行主编。曾荣获“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出版《风流板板桥》《匪妻》《失语的村庄》《哦,野茶灞那些事儿》《成都书》等著作25。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四川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等多种奖励。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执行总编:风剪云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 \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花黎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铜豌豆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叶儿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