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散文:儿时纳凉的时光

 见素抱朴780 2020-03-19

文:王贤美

图:来源网络

我的老家是个很大的村庄,整个村子东西向呈一字型连成一片近二千米长,有二、三百户人家,全部姓王。我家就住在村子的西头。以前,一到夏天的晚上,每家每户门前的场头上摆放着好几张凉床,有的横放,有的竖放,放眼望去,到处是凉床和纳凉的人,形成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那时每家老宅子都住着几户人家。每到夏天,家里闷热难熬,只好到外面纳凉。于是每到傍晚,只要不下雨,家家户户往往都先往门前的场地上洒一些冷水,驱除白天太阳带给大地的炙热。大约一个小时后,各家都开始行动起来了。有的大人背着凉床、有的两个大一点的小孩抬着凉床、家里人多的往往在两条长凳上面放二块门板、还有的搬着长短不一的小凳子,在床头上杂乱无章的随意摆放着。

乡情散文:儿时纳凉的时光

夜幕降临,吃好晚饭洗完澡后,辛苦了一天的人们放松了心情,男人们大多沓着拖鞋、有的穿着短裤、有的穿着短袖汗衫、有的穿着前后左右有些小洞的背心,还有的则干脆光着上身,三五成群坐在凉床上,一边烟吞云吐雾地吸着劣质的烟,一边海阔天空侃大山。

我的父亲和几个堂叔、堂伯们关心着家务事,有的聊着今年的天气怎么样、庄稼收成如何;有的议论着自留地的辣椒、大蒜、大葱明天挑到镇上能够卖多少钱一斤;堂哥们则有的高谈阔论国事家事天下事,有时因为观点不同争论得面红耳赤;有的商量着秋收后一起外出学木、瓦工手艺;而母亲、姐姐和姑嫂、婶婶们大多拿着蒲扇,有时轻轻地摇着扇子扇着风,有时用力地拍打扇子驱赶蚊虫,有的嘴里哼着小曲;有的东家长西家短拉着家常。

乡情散文:儿时纳凉的时光

我们这些小孩子基本上是光着上身,穿着短裤,有的躺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明亮的月亮和数着满天的星星;有的坐着,双手托着下巴,聚精会神听大人眉飞色舞地讲“牛郎织女”、“武松打虎”、“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也有的三五成群在凉床之间追逐嬉闹、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附近的小动物们也不歇着。水田里的青蛙“呱呱”地叫着、地里的蟋蟀“蛐蛐蛐蛐”地喊着、树上的知了偶尔则“吱吱吱” 唱一阵,起此彼伏、不绝于耳,汇成了一首悠扬动听的美妙乐曲。萤火虫不时地飞来飞去,吸引着小孩子们去追它、捉它。

乡情散文:儿时纳凉的时光

夜渐深了,阵阵微风送来了凉意,闷热渐渐地退去,忙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睡意渐浓。纳凉的大人们都陆陆续续地回家睡觉去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青壮年和大小伙子睡在凉床上,渐渐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有时遇到半夜下雨,熟睡的人们在雨刚下时,往往糊里糊涂地用床单将头蒙着,仍舍不得离开正在做的美梦;过了一会,等噼噼啪啪的大雨滴砸下来时,彻底被惊醒,赶紧抓起枕头,抱着床单,三步并作两步冲回家,只好让凉床在雨中乘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