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路上--游记】 风剪云 | 特色村落的记忆与支撑

 香落尘外 2020-03-19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特色村落的记忆与支撑

——游韩家民俗村有感

文:风剪云

版式设计:湛蓝

图源:风剪云

当下,国内特色村落的建设犹如雨后春笋般,随处可见。特色乡村,应该也是一种有鲜明主题的文化产品了,底蕴却参差不齐。有历史厚重的古村落,有现代化发展的新农村,对文化的传承、改革成果的展示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也有一些马虎的应景获利的场所,随便划个地块建几处今不今古不古的建筑,种上几片油菜花或是几棵果树,再设几处娱乐设施、招揽几个摆摊设点的小商贩,就成了所谓的乡村文化了。

近日得闲游览了红岛高新区韩家民俗村,让我眼前一亮,脑子里也清晰展示了一幅胶州湾远古时代的渔盐发展的画面长卷。

红岛韩家村,俗称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是由该村企业家韩平德出资,于2004年开始,历时八年时间建成的。虽然是首次游览,但对该民俗村印象比较深刻。

一是立意定位比较准确。韩家民俗村主打的是渔盐文化牌,糅合了该地区相关的民风民俗,是在挖掘整理了古东夷文化、人文始祖盐宗夙沙氏文化、渔祖郎君氏文化为代表的渔盐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传说基础上修建而成的。以遗存的古盐井和渔场为中心,根据史料再现了自明朝中期起陆续在村中修建的“关帝庙”、“土地庙”、“郎君庙”、“娘娘庙”、“三官庙”、“韩氏祠堂”、“刘氏祠堂”,以及民国初年修建的“天主教堂”等建筑,同时,根据其时的渔、盐、耕、读文明,建立了相关仿古商号及村塾学堂,增建了古船展览馆、渔业展览馆、民俗博物馆、民俗演艺厅、韩家客栈和民俗大酒店等设施。村内儒教、道教、天主教多种文化并存,基本保留清末民初渔村古风貌和淳朴的民风,展现了东夷渔盐文化之源流,再现了古海岱地区临海特色文化场景与先民远去的生产生活习俗。

二是历史文化得到挖掘。盐是百味之首,没有盐,大多数菜肴将索然无味;盐还是维持人体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没有盐,人类不可能繁衍至今。提到盐文化,必然提到夙沙氏。夙沙氏煮海为盐的历史广为人知,因此被称为“盐宗”。最早记载“夙沙氏煮海为盐”的历史文献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历史著作《世本·作篇》。据史学家推算,夙沙氏煮海为盐的年代大约在距今5500——5000年间的炎黄时期。一代盐宗——夙沙氏的故里之争近几年也日益凸显,但史籍记载:“夙沙氏,齐人也”可以定论。上世纪90年代在红岛韩家村发现十几口水井遗址,经考古部门考证为古人制盐留下的古盐井。明代韩家村就有一座祭祀盐宗的庙宇,供奉着产盐之宗——夙沙氏、经盐之宗——胶鬲、管盐之宗——管仲。这些都说明韩家村与盐有着不可割舍的历史渊源。面对韩家民俗村内的古盐井,我们可以畅想:在海边的沙滩上,石块上架一只装着海水的陶罐。罐下火苗正旺,罐里海水已沸,一只野兽从火堆旁穿过,火堆边的人迅速出击追捕猎物,等他回到火堆旁时,罐里的海水已经烧干,只剩下一层白色的结晶,他用手指蘸起一点品尝,美味无比……这或许就是古人发现食盐的场景。而那个追赶野兽、品尝白色粉末的人或许就叫夙沙氏吧。

三是符合人文传承标准。一个特色村落的产生,必须建立在人文道德传承的基础上。韩家民俗村内古“郎君港(jiang)”码头遗址是中国结网造船、出海捕鱼的发祥地。据《易经·易辞下》篇记载:“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做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以佃以渔。”民俗村建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沿海唯一的渔祖祭祀仪式得到传承。渔家仪仗巡游、失传的渔家号子,使游客领略了渔家文化的渊源深厚;充满乡土味的民间戏曲、杂技展演让人感受渔家生活的别样情趣;大型木帆船竞技、原始撒网捕鱼的真实场面,尽享取鱼之乐、食鱼之美。坐落于韩家古渔场、古盐场之上,挖掘五千年古东夷族、海岱地区文化遗产、神话传说与文化传承的韩家民俗村处处充盈着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目前,《木质渔船制作技艺》《盐宗夙沙氏煮海成盐的传说》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渔祖郎君爷的传说》《海盐制作技艺》《渔网制作技艺》《洪州城的传说》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的产生,道德的奉行,需要后人发展和传承。韩家民俗村的创建人韩平德,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虽然我不曾见过,但从游览民俗村以及与村民的交流中,让我对其村其人有所了解。韩平德的人生信条就是,人生在世,不能只为吃穿,也不是为个人,最重要的是为社会、为国家做些有益的事。这话虽然朴实好懂,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韩平德是韩家村地道的渔民后代,文化程度不高,但有着先祖遗传的勤劳、善良和朴实。46年出生的他要过饭,打过零工,当过生产队长、民兵连长、大队长(村长),之后干起个体户办起加工厂,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踏实肯干,积攒了祖先未曾有过的财富,但这不是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做一个道德上和文化上的引领者。于是,在办好自己的企业的同时,将利润的大部投资于兴办民族文化产业。

向道德引领者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匆忙,许多人出外打拼,乡村留守老人、孩子的寂寞凸显。而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退化,节日概念淡化。九九重阳节便是如此。快节奏生活对韩家村的影响也不例外。2013年7月1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得以实施,2013年10月31日(农历9月9日)是我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其实,韩家村的老年节比国家法定的提前了10年。韩平德看到村里老人的寂寞孤单,自2003年起,就个人出资为韩家村老年人过节,在村里办起了老年协会,发放慰问品、助老金,并逐渐建立成了专门的老年活动场所,开展多彩的敬老活动,村里的老人们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此后尊敬老人、孝敬老人便成为该村的一种风尚。老人节立法后,韩家村的节日活动则更加规范和丰富。为方便村里人生活,热心为村民办好事,仅近十年来,他出资约120多万元人民币,为韩家村休整街道,使原先破烂不堪的村街变得整齐便畅。

向文化引领者发展。韩平德文化程度不高,但长期的历练让他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关注教育便成了他改变自身文化修为的另一种方式。韩平德发家后,一部分收入投入了教育办学,至2007年他陆续捐资200万元,修缮扩建韩家小学。2008年城阳11中建新校舍,他毫不犹豫地捐资100万元。在村内,村塾是韩家村的教育的象征。村塾与民俗村的夫子庙同落一处,入学的祭孔是必经的仪式,村塾在做好共同教育的同时,突出国学和道德礼仪内容,经常进行一些国学讲座和互动活动。同时,编撰校史,传承情谊。在倡导教育氛围上,设置了韩家小学英才录,将韩家小学出去的颇有作为的人榜上有名,激励和引领后学者,形成了浓厚的教育求知氛围。

让村庄记忆历史。韩家民俗村的建立,就是其向道德文化引领者发展的最鲜明印证。民俗村的建立,不单单是几处遗址、几处仿古建筑的翻建,而是以盐宗夙沙氏煮海成盐的传说、渔祖郎君爷的传说等为背景,展示了海盐史、渔史等远古文化内容,且客观地传承了韩氏家族以及郎君信仰的历史渊源,从村庙引申推及东夷部落、伏羲大帝等文化史料,巧妙地运用连带的知识储备深度挖掘村落文化,结合外来文化,把韩家村塑造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使渔盐文化传统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得到保护、记忆、发扬。这才是韩家民俗村存在的意义所在。

在乡村游带火特色村落建设的潮流中,乡村的记忆不单单是几处美景的设置,不单单是几张照片的传播,也不是几种美食的诱惑,更不是多少游人的扎堆,更需要的是在村庄背后的历史印记和文化沉淀。在走过数处特色村落之后,我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思考,个人觉得: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与中国数千年文化和历史渊源相结合,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才能成为历史长河中无法抹去的风景。

韩家民俗村,无疑是将内在的五千年东夷部落渔盐文化之魂,与外在的民风民俗主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确地处理韩家民俗村“魂”于“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牢牢抓住了文化之魂,并创新发展了文化实体,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做到形神兼备、强“魂”健“体”,是不可多得的特色村落样本。

作者简介:

风剪云,本名周卫东,江苏靖江人氏,客居山东青岛,无头衔的忠实文字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