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文/平淡 | 版式设计/婉静 农家几桩新鲜事儿 眼见树苍草翠,野花争艳;耳闻犬吠鸡鸣,鸟唱蝉吟,与邻追忆童年,拉长道短,轻松愉快,其乐无穷。 几桩事情颇觉新鲜。 轻轻松松去种田 我到邻家秀嫂家借饼铛,正遇她家卖玉米,四五十个装满玉米的编织袋齐刷刷地堆在院头,收购玉米的商贩已将农用车停在门外,把磅秤摆放在玉米袋跟前。秀嫂见我到来,高兴得双手直拍:“啊,老弟,正愁没人给我看磅,嫂子又不识字,别让人给骗了。”我说:“没事儿,这年头谁还骗你老,放心吧,我帮你盯着点儿。”几个年轻人非常利索,没多一会儿,过秤完毕。我又帮秀嫂和玉米商进行了结算,毛重4805斤,除去5斤包装,正好4800斤,七毛七分钱一斤,总共3696元。我帮秀嫂点好钱,她又慢慢落落地细数一遍,确认无疑后才高兴地放回屋里。秀嫂今年78岁,丈夫原是工人,前几年因病去世,每年可领一千多元抚恤金,儿女们常给她拿钱拿东西,完全可以颐养天年。可秀嫂怎么也舍不得丢掉那三亩多地,不顾儿女们的反对,她坚持每年耕种,而且收成不错。秀嫂告诉我,现在种地不像我们在村劳动时那样吃苦,基本实现机械化,边头堰地也不刨,有草时洒点除草剂。她拿出一副用旧自行车架改装的手工云锄,说这玩艺儿可好啦,推起来不用多大劲,便可锄去玉米田中杂草。我看着这种新鲜玩艺儿,顺便到她门前的玉米田中去小试,果然是操作自如,秀嫂说她现在还能去操作使用呢!我想,怪不得78岁的秀嫂还坚持种地,原来,这田间的活儿不像过去那样吃苦,比较轻松自在便可种植,只是在秋收时需要集中儿女们突击一天。当然,种地毕竟还是苦差事,我很佩服秀嫂的那身铁骨头。 轿车开进农家院 在村的日子里,我发现有几家的大门拆了,而改成类似机关一样的大门。细端其详,才发现是为了小轿车的进出方便而改建。现在的年轻人,一边种地,一边经商办企业挣钱,可真是典型的买卖搅庄户。不用说,还真有一些人挣了大钱,于是便买了小汽车享受了起来,这原来的大门只能进得自行车摩托,哪能开得进汽车,只好拆墙改门,适应新的需要。有的人家钱不是那么丰厚,也买来了二手小汽车享受天伦,买小面包车和农用车的人就更多起来。有人说,现在是四个轮子的车多的是,牛驴骡马见稀罕。我突然想起,回村住了三个多月,怎么没见过一头牲畜呢?大伙告诉我,想见牲畜那可不容易,咱这个自然村已经绝迹,就是咱这三千口人的大行政村也只有一户人家养着一头骡子,人们常常领着小孩到他家去看稀罕,他家也因为这头骡子而受人青睐。正说话间,一辆桑塔纳开过来,一个小伙子伸出头来叫我华叔,原来是六七岁时还光屁股的三喜。啊呀,真是变了,三喜也开上了小轿车。一番小叙之后,三喜开着小车徐徐驶入他家院子。 新鲜蔬菜袋中栽 现在的许多农家院落,都是用耐火砖甚至地板砖铺设得干净利落,清洁高雅。一两株果树或枣树枝繁叶茂,给院子增添生机,院里的“小块地”已很少见。但农家就是农家,院子不种点蔬菜还算是农家吗?群众的智慧无穷,既有新生活,更有新办法,编织袋中种蔬菜的新鲜事儿便应时而生。多数是用约盛十公斤大米的那种小袋,将肥土装至七八成,有条件的还施些底肥,将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蔬菜苗栽进去,一般是一株一袋。根据各家的爱好,或将袋子整齐排列于前檐,或在院中围成一个大圆圈,中间再装点一大盆花卉,把农家院落装扮得果丰花茂,格外靓丽。由于这种袋栽蔬菜通风透光,浇水方便,故一株能顶过去几株的收获。你看那传统的西红柿,硕大的个儿红在下边,青在上边,红青相间,光亮如玉。像葡萄一样的高科技小西红柿一枝枝、一串串,红紫黄白绿,各色俱有。沉甸甸的紫茄白茄,长圆相夹的青椒辣椒,还配有香菜韭菜,油菜菠菜,加上几株艳丽的花卉,此情此景,如诗如画。我为农家的乐园而高兴,更为农家人的智慧而自豪。 公媳同上麻将摊 从来公公和儿媳就是两个很呆板的角色,在农村更是如此,儿媳见了公公低头问好,公公只能板着脸哼一声了事。今非昔比,随着社会的和谐,公公和儿媳的关系也变得自如了许多。今年在老家,见到了几位当公公的与儿媳妇一起打麻将的事儿,颇有意思。一天下午,见老宝又与他的二儿媳在一桌打开了麻将,另外两个人是老宝的堂弟和小臭婶子。他们打麻将不带任何物质刺激,每人二十张扑克牌,有一人输完便结束战斗。只见老宝一枚“二条”出手,儿媳正要“卡二条”,推牌叫和。小臭婶子高叫:“老宝又给儿媳点炮啦!”老宝的二儿媳也挺大方地说:“老爸准是唐山炮校的高材生。”说完,舌头一吐,做了个鬼脸,引得众人大笑。八圈未完,老宝的二十张扑克输得一张不剩,儿媳却手持厚厚的一沓大获全胜。小臭婶子又趁势逗老宝:“嗳,老宝,怎么又让儿媳剥了个精光?”老宝哈哈一笑:“输给自己人心里高兴,愿意呗!”老宝年青时是村里打麻将的高手,为什么老输给儿媳呢?老宝心里清楚,年青人好强,多赢几张扑克牌心里高兴,让儿媳高兴一点何乐而不为呢?我看着这种其乐融融的娱乐方式,听着阵阵欢声笑语,心想,这不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吗? 作者简介 平淡,一个老来无事的退休人员,喜欢敲打文字的人,阳泉市作协会员。爱好旅游,善写游记。有时也写写诗词和楹联,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