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过傅山的“四宁四毋”,对你有什么启示?

 mengk4fz0yyf5h 2020-03-19

傅山极看重品行修养,主张“作字先作人”,并为扭转妍媚书风而呐喊,提出“四宁四毋”之说,开启欣赏书法的“另一扇窗”。“四宁四毋”是经过傅山长期书法艺术的实践得出来的,其具有深远的美学内涵。关键是在空间分割,重点在于字和字的对比关系、笔法、字势、章法等方面,将字与字的对比关系罗列出来,加以组合,即可加强作品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

看过傅山的“四宁四毋”,对你有什么启示?

很多古人对于“拙”都采取肯定的态度。老子《道德经》曰:“大巧若拙”。明顾凝远曰:“元人用笔生,用意拙,有深意焉。”“拙”与“巧”是一对重要的审美范围,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笔者认为傅山是想舍其“巧”,创作风格更趋向于钟繇的古“拙”。傅山论作字之道,曰:“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生奇,归于大巧,若拙已矣。”傅山所谓的“拙”,是质朴古拙,是朴素自然。一个人的书学思想往往受到其他思想甚至整个时代的文化氛围的影响。绝没颠簸不破的书学理论,也没有孤立封闭的美学现象。傅山书学思想博大精深,且有打破赵体书风沉闷格局的趋势。

看过傅山的“四宁四毋”,对你有什么启示?

傅山一生博学多才,有侠肝义胆,更常怀医者仁心。其深遽的思想和高洁的人格如同矗立在三晋大地上的一座高峰。傅山极看重品行修养,主张“作字先作人”,并为扭转妍媚书风而呐喊,提出“四宁四毋”之说,开启欣赏书法的“另一扇窗”。傅山从书法源头追溯,在尘封己久的篆籀中探寻拙朴之美,不期然而然地成为清代尚碑书风的先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私向往之”。傅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书学上的启迪,更有不改初心的执着与无畏。关键是在空间分割,重点在于字和字的对比关系、笔法、字势、章法等方面,将字与字的对比关系罗列出来,加以组合,即可加强作品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

看过傅山的“四宁四毋”,对你有什么启示?

傅山,可以说是不幸的,也是孤独的。观其一生,历经明清易代,至亲离世,临终前可谓国破家亡。然而历史终究是公平的,坎坷的命运却铸就了他不同流俗的传奇经历和书法风格。他崇颜抑赵,锐意进取,在自己方寸间的天地“任情写意”,同时采撷诸子,出入释老。他的书学思想像暗夜的点点星光,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