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州 赋 〔清〕赵应会 ZENMAX王国伟 (福凸)译注 原文自然1段: 圣王御宇,画野分疆。薄海内外,咸我版章。欲赋京都,自知才短。试瞻桑梓,不觉情长。且夫,商州故元王始封之地,而为臣为敏之义以彰。通寰中之大号,为畿内之区方。邬尚之改称有自,荆洛之兼统何常。迄后周而州名始显,阅前明而悬属相望。犹是秦川,分经星于井柳。旧为魏地,错绣壤于雍梁。 (注解:微信版省略) (爨书《商州赋》选照) [译文:1] 圣贤天子驾驭天下,划分疆域而治。从京城远至四方的海边地域之大,都属我版图之列。我想用诗赋的形式写首都,自知才疏学浅力不能及。抬头看试去描写故乡,却不禁感到纸短情长。那么如话商州1,它是《水经注》、《括地志》“虞司徒契佐大禹治水,以功封商;是为商国”封契玄王之地2。而我作为朝臣又为封地本土之人有义务、最合适去描写歌颂它。天下号令东南必经于此,它属王、皇京畿内辖。其商於古道商“於”“邬”之变有典故不是偶然。曾历“荆州”“洛州”兼并更迭又何曾不可!而后,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到隋唐撤郡改州;“商州”之名如星始显天下。看顺天府(北京)、应天府(南京)的前朝商州建制名称按星辰悬属排列对应属地与今大清相同。由此,再看秦岭那边汉唐京城长安,汉司马迁《天官书》和曾在商州觅浑天仪工匠留铜佛龛的唐一行僧其《大衍历》;对应星宿商州划分属井柳3。战国属魏地,再远,夏商朝《禹贡》大禹治水把天下分为九州;如同色彩错杂的锦绣对应天上的星宿镶嵌闪耀在梁州、雍州之间这块土地上。 (爨书《商州赋》选照) 注:1清商州是二级建置,即今商洛市。 2清前郦道元、李泰解注“商国”与今虽不同,但《士山盘仲国补义》载:商州地夏商为三苗,西周为仲、鄀。属秦岭雒水(《洛间论》“山海经”洛水上洛指今洛南;“山海经”雒水上雒地域指今商洛市商州区。洛水秦后改为雒水;而秦前雒水秦后改为丹水)东、南诸侯国方伯领袖地位。 3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东井为水事。”博雅:“东井谓之鹑首。”晋书天文志:“南方东井八星,天之南门。”柳宿有星八,均属狮子座,礼月令:“季秋之月,旦,柳中。”尔雅释天:“咮谓之柳,柳鹑火也。”汉书天文志:“柳为乌啄,主草木。”晋书天文志:“柳八星天之厨宰也”,商州志:一行分野商州井柳。zenmax国伟注 (爨书《商州赋》选照) 原文自然2段: 其山,则终南迤逦而东下,太华超遽而南徙。通一脉于商颜,结千峰之秀美。囷室则福荫全州,地肺则名驰万里。道暄举而元扈堪临,登秦望而丰阳可指。角山铁岭,也入舆图。云盖天书,都归乘志。 (注解:微信版省略) [译文:2] 商州的山,是《诗经·秦风》中祝君长寿不老的终南山1由西向东由高向低曲折连绵延伸。也是《山海经》太华之山如快马驿车匆忙地超越驰骋之势向南而蜿蜒。都与四皓曾经居住的“商山”同出一山脉。集千峰之翠色如同陆龟蒙赞美誉越窑“秘色青瓷”极品般之秀美。谷仓屋子形状的山势云山一体福气笼罩着全州。《地理通释》地肺山经过2《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商山四皓典故;曹植、李白、白居易等诗人尤其是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歌颂而名扬天下。说西边《汉书》雒水源头的商州讙举之山记载了“雒”“洛”文化之源;而北边《直隶商州总志》所载州的洛南元扈之山之高居高临下仓颉遗笔二十八字紧挨着就在眼前。登上州南边的秦望山丰阳县3塔似乎可见。东边商洛镇4的铁岭山、商南富水关前的角山都属商州的地盘,镇安云盖山天书山虽远但也都是州志所辖之山都记载着诸多经典。 注:1司马迁《史记·夏本记》正义所 引《括地志》“终南山,一名地肺山。” 2《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商山在商州上洛县南十四里,亦名地肺山。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中:四皓“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共入商雒,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即此。 3丰阳县指今山阳县 4商洛镇指今丹凤县(ZENMAX国伟注)
其水,则源于秦岭,亦源熊耳,青池向江,何绿似鸭头,不隔朝宗之路。碧于僧眼,争趋德水之湄。或以鱼而得名,则混混丹江,早庆安澜于帝世。或因书而绝瑞,则盈盈洛水,更腾光耀于圣时。 (爨书《商州赋》选照 [译文:3] 商州的水,源头在秦岭,也可以说源头在州熊耳山1。水从清池山川流出向大河。何止似王安石“御水新如鸭头绿”的颜色哪么简单,它担负着运载贡品和进出朝臣归於天子之路的重任;正是《书·禹贡》江汉之水 终流归于海。又何止如《西湖》“春水净于僧眼碧”2水只清纯玉绿善美。从秦始皇称它为德水佛学称它为功德之水;如《诗经·国风·秦风》中《蒹葭》去追寻魂牵梦绕;是多少学子朝臣为寻此水路争先恐后急于上岸入长安的梦想。也许以鱼来命此河水的名字,则奔流不息的河水与赤光上照的丹鱼混沌泛红而称“丹江”。先要庆贺乾隆盛世3此水路风平浪静无战事船渡国泰民安。或许因为“河图洛书”极其吉祥的缘故,似与举止仪态美好的女子“洛神”相遇的那条河叫“洛水”,这水更能闪射出国家光华四溢天子圣明的领导之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