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教学设计的撰写流程、范式及相关问题

 xiaojiuke 2020-03-19

课程《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的资料

主讲:陈光裕教授

 

课堂教学设计的撰写流程、范式及相关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的系统:

    三个子系统:①课前系统;②课堂系统;③课后系统。

三个子系统的操作流程:

课堂教学设计的撰写:

一、课前系统的撰写

撰写内容与要求(8个方面):

一)课前系统

1.分析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

    含三个视角:

    (1)分析《课程标准》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每个单元(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高中内容与初中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学生(学情)

    三个视角: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3.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三个视角:

    (1)确定知识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4.确定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

    两个视角:

    (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5.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方式方法

    视角:

    确定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路径与方法。

 6.设计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视角:

    (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7.设计学生课前探究活动方案

    视角:

    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及活动方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决定是否需要进行)。

    8.呈现课堂教学结构(即板书结构)

    视角:

    呈现整个课堂的教学结构(即板书结构)。

二、课堂系统的撰写

    内容与要求(3个方面)

二)课堂系统

1.课堂导入方案设计

    视角:

    设计出一节课的导入思路方案。

    导入的设计以实现和达成“凝神、起兴、点题”为目的。

2.课堂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两个视角:

    (1)针对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出整堂课的教学结构、步骤及其实施方案。

    (2)写出每步的设计意图及目的。

3.课堂总结设计

    两个视角:

   (1)设计出归纳、总结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案。

   (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方案。

三、课后系统的撰写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三)课后系统

1.评价实施结果(即教学后记)

    两个视角:

    (1)结合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实施步骤与过程,反思总结教学设计方案及策略是否合理、是否有效。

    (2)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感悟,写出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2.修改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操作要求:

    根据教学实践的评价检验情况,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撰写范式与操作步骤的流程总结:

    课堂教学设计核心环节操作流程

    课堂教学设计流程中的四个核心环节 :

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

    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四个步骤构成一个课堂教学设计操作的主要过程和主体结构。

    如,将“课前系统”中的 “分析课程要求和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确定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课堂教学方式策略,设计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设计学生课前探究括动方案”归结为“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这个核心,说明“分析课程要求和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的操作是手段,目的是要通过“分析课程要求和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去确定出课堂教学目标;

    而进行“确定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课堂教学方式策略,设计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设计学生课前探究活动方案”,则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为了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而展开的。

将“课后系统”中的“评价课堂教学活动过程

   和实施效果,修改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归结为“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这个核心,说明“评价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和实施效果,修改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目的是为修改、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服务的。

纵观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个操作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

    课堂教学设计操作,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实施、评价为起点为诉求;

    以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为主体为依托;

    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为终点为归宿。

对课堂教学设计核心环节的三个认识:

    要设计和实施明确、具体、真实的课堂教学目标;

    要设计和实施合情、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

    要分析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这里,将四个核心环节中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和“组织实施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统一纳入“课堂教学过程”的范围来加以分析,因为教师在课前系统中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系统中的“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原本就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活动和实施活动)

要设计和实施明确、具体、真实的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以确定教学目标为起点、以实施课堂教学目标为诉求、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为目的。

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几种情况:

    1、没有课堂教学目标;

    2、有目标但不明确、不具体;

    3、虚假目标,华而不实。

要设计和实施合情、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

    “合情”: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从学生的现有学习需要、学习问题和学习能力出发。

    “合理”:课堂教学设计、特别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基本的教学设计理论的要求;

    “有效”: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而实现有效学习、高效学习。

要分析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几个要求:

    其一,对照课堂教学实施情况,分析评判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达成情况如何,并据此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其二,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过程实施情况,分析评判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并据此对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其三,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感悟,写出自己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等。(着眼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上述三个方面的“完善”“修改”,在实践中普遍存在问题,尤其是第一方面“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案进行修稿、完善”,在实践中很少见到有教师进行类似操作。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操作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创作和写作上,缺乏相对统一的操作范式;

    在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存在“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的问题;(“以教定学”普遍问题:课堂教学内容过多,超量超限、课堂教学过程繁杂、课堂教学目标流失等);

    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课后环节——即全面分析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上,存在意识观念淡薄和操作力度不够的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的撰写流程、范式及相关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