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中医主治医师,医学硕士,运用纯中医手段治病,每日坚持看病读书,十余年野生中医,近年诊治数万人次。 前几天在泰安中医院推拿科工作的秦后伟师弟发来微信说,今年三月接诊了一个风寒感冒的小男孩,为其开具了解表散寒、理气除湿的中药泡脚。没想到中药泡了三天,鞘膜积液竟然好了,水肿消失了,之前是准备要手术的。 师弟问我这是不是巧合,因为之前让家长艾灸大敦穴,艾灸了一段时间也没有疗效,后来就不再坚持了,准备要手术。这次因为感冒进行中药泡脚,鞘膜积液也好了,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其实,这不是巧合,中医治疗鞘膜积液是很有效果的,尤其是睾丸鞘膜积液。现代医学认为鞘膜积液因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所致,有多种临床类型:①精索鞘膜积液,②交通性精索鞘膜积液,③睾丸鞘膜积液, ④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⑤精索睾丸鞘膜积液。其中睾丸鞘膜积液为临床常见,中医保守治疗的效果最好。而继发性鞘膜积液如交通性鞘膜积液,内外伤、感染、血丝虫、肿瘤、高度腹水或肾病等形成的鞘膜积液症,则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睾丸鞘膜积液,中医古籍记载,多归属于“水疝”的范畴,多为单侧性阴囊肿大,逐渐增大,伴阴囊下坠感;阴囊肿大如卵圆 型,表面光滑有波动感,与阴囊皮肤不粘连,睾丸及附睾不易摸到,透光试验阳性,穿刺可抽到液体。 我所见到的这几例,大多都是寒湿证型,多见阴囊肿胀,坠重而痛,如水晶状,肌肤松软,阴囊潮湿多汗出,小便短少,舌苔薄腻或水滑,脉像多弦细或沉或濡。 有一次,一位家长领着孩子来就诊,本来想试试口服中药的办法避免手术治疗。我说可以中药外治,本想用中药外敷睾丸,但转念一想,这地方是男性命根子,娇贵的很,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尽量不直接接触药物为好。所以采用了中药泡脚的办法,我考虑孩子是寒湿侵袭下焦,运用古方鸡鸣散加减进行泡脚。患儿泡了五天,复诊时水肿基本消失干净,又开了五副巩固疗效。 鸡鸣散是一张古方,最初是用来治疗脚气病,这里的脚气病是中医古代病名,不是现在真菌感染导致足部瘙痒水泡的脚气,而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下肢水肿病。 本方由苏叶、槟榔、木瓜、陈皮、吴茱萸、生姜、桔梗、紫苏梗组成。其中吴茱萸,价格太昂贵,药量小了又影响疗效,所以我都是用价格便宜的花椒替代,个人体会心得可供参考。 鸡鸣散具有解表、除湿、散寒的功效,鞘膜积液与脚气水肿,虽属下焦部位疾病,但通过桔梗、苏叶、生姜等药物宣畅肺气,可以起到提壶揭盖的作用,因为肺为水之上源。 这个办法,希望告诉更多的父母,让更多的孩子能避免手术之苦而走向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