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是否能成为作家

 韦海生 2020-03-20


我讨厌写作,我不喜欢当作家。

之所以用列维·斯特劳斯蛊惑性十足的口吻作为开头,是因为《成为作家》这个书名同样容易蛊惑人心——即使读完了这本书,也不会成为作家。除非能够从本书中找到一种写作的神奇魔力,要对自己有心,独自去面对写作时遇到的困难,还要知道作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有可能喜欢上写作,并成为作家。

自信心

“天才是教不出来的”,这句话不知道扼杀了多少个怀有作家梦却自认为不是天才的大多数人,尤其是初学者,他们认为作家需由天才来担任,使得原本渺茫的希望就这样被泯灭了。

这是一般的学生或初学写作者遇到的问题,其困难不在于创作技巧,而是能否写好的自信心问题。这一点我感同身受,在买来几十本书名带有“写作”字样的书,收藏了很多标题中有“写作”的文章,可能会在写作技巧上给我带来些许的进步,但依然写不好文章,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能不能写作”所带来的疑惑,而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我这样的人也能写作?也可以写好?半路出家,没有任何文学理论功底,甚至身边的人知道我在写作时,估计也会疑惑:“就他?看能写出什么名堂来?”在周遭的氛围中,读书和写作好像是无聊至极的人才干的事,一年认真读完两本书的人没几个人,在他们尤其是长辈们看来,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才有出息,写作是一件令他们失望的事情,或在同辈们看来,有那闲工夫不如聚聚餐、K歌实在。要是在一两年前,我可能会因为环境的影响和对写作的不确定而选择妥协,也会认为自己没有信心写好,就干脆不写了。

我现在却不会了,除了看到那些所谓的青年作家凭着几篇很烂的鸡汤文章到处骗吃骗喝时自信心提升外,还明白了目前还没有人伟大到让我特别在乎他/她说的话的程度,我相信你也不会。所以努力去写就好了。况且“天才是教不出来的”,也可以这样理解:成为作家不一定就靠天才,既然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每个人都只是平凡人,机会是均等的,大家可以拼的除了努力,就是确信“我也能写好”的自信心问题。

困难

除了已提到的自信心问题,作者也包括已成名的作家都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是他们努力去克服却收效甚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顾虑太多。这个困难的根源在于一个写作者总想等到内心情感丰富、才思泉涌时才开始动笔写作,久而久之就会认为自己选错了行业,不适合当作家,然后找出更多的借口来追究写作本身太困难。这是自卑的表现,他缺少的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要顾忌的太多,最终无法写成一个字。

  • 难以为继。不少作家成名之后,连续几年甚至更久都无法写出比处女作更好的作品了,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停下来休息,很难再写出第二部作品了,我们可称之为“一本书作家”。如果不及时调整好,他们那些已掌握的写作技巧对他也没有任何帮助,结果很有可能是一位优秀作家的消失……

  • 不均衡。这里实际上是涉及到了技巧方面的问题,在初学者中间出现的比例最高,具体表现为写一篇小说时,开头安排得非常好,随着情节的发展和故事的展开,就难以驾驭了,或者越写越糟糕,越写越枯燥泛味,以至于写不下去了。

以上这几点是每一个人在写作生涯初期经常遇到的问题,只有慢慢克服了这些困难,才有可能从日后练就的各种写作技巧中获益。

作家是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问题,翻译者水平太差,还是作者表达不清楚,在读《作家是什么样的人》这一章时,不知道在说什么,感觉很混乱,就如我开始学写文章时到处乱凑字数有一段没一段地写,毫无衔接性可言。

不过再读第二遍,才初步了解是作家是什么样的一个人。除了作者所列举的那些品质,比如作家气质,真假艺术家,作家的性格分离,双重人格等之外,就是教人如何成为作家,而不是写作,这是不一样的。要想成为作家,先要知道作家是什么样的人,他如何工作,我们要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工作,并时时调整自己的做事方法和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这样做是为了朝着成为作家这个目标前进。

接下来把书架上的那些充斥着从未谋面的作家的写作类著作拿出来认真读上几遍,让它们真正发挥功用。另外,除了看书练习技巧之外,还要培养作家的一些气质,比如保持敏感和童真,否者就写不出好的作品来。

小结

要想成为一名作家,培养自信心是关键,向作家学习是必由之路,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写下去,即使在不被很多人认可的情况也需要坚持写作。有时候,坚持比天分和灵感更重要。

微信ID:wbsanju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