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份过来人的经验,专治教师备课中的“怎么办”

 七峰客 2020-03-20

这份过来人的经验,专治教师备课中的“怎么办”

一提到“备课”,相信不少老师都五味杂陈:备课时不知道如何选择、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制定教学目标时,又过于笼统、宽泛;抄了一大堆理论或《课标》,却与课堂教学完全没有联系……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今天,与大家分享5位资深一线老师的备课妙招,他们的方法不仅具有启发性,而且结合了自身教学案例,非常接地气。希望能帮老师更清晰地认识如何备课,快速提升备课的能力。

1

教学设计等于备课吗?

刘可钦(海淀区中关村三小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教学设计不等于单纯的备课,传统的备课即以知识的最终获得为目的,是直线型的。而教学设计是要预测教材内容、学习环境、教师行为所引起的效果,并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即形成设想或预想,这是一节课成功的前提。

注重备课的教师,想的是“我怎样讲书上的知识”,却很少去考虑“学生怎样想”;关心的也是自己采用什么方法,在教学环节上缺乏让学生去探究的方式,更没有让学生通过交流碰撞去获得知识和产生良好的体验,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而把备课工作首先作为一种教学设计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知道些什么,而且要关心他们是怎样学到的,怎样从一个错误的理解变为正确的认识,把教师的“教”放在如何引领学生去“学”上。他会为学生设计一些学习材料,设计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上的发展。

也许,这样会在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也许还会使教师不知如何处置。但是,正因为这种学习的真实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课堂上往往容易出现精彩的瞬间,而这许多个精彩瞬间往往会对学生产生久远的影响。所以,将备课说成是教学设计,并不仅仅 一个名称的替换。或许我们以后还会用“备课”这个词,但它的背后却是一种教学观念的更新。

2

教学设计常常千篇一律,怎么办?

凌应强(浙江省桐乡市小学英语教研员、凌应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英语教学大V“凌哥英语”公众号创始人)

从教学方法来说,教学设计的“千篇一律”通常指的是“教学设计没有新意或创意”,比如缺乏情境设计、情境设计没有亮点、教学活动方式单一、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过低等。

要想突破“千篇一律”,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等能力。这些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逼着”自己改变原有的方式。一方面要多学习,比如观摩借鉴他人的课堂;另一方面要善于分析“课堂创新”的要素,在自己的课堂中勇于尝试,坚持实践。简单汇集成一句话就是:我今天能玩出点什么新花样。

我想在此强调一个观点:就外语教学而言,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比教学活动的创新性更重要。实效是普遍性的,需要在每一堂课中都追求教学的效率。创新却是有限的,如果每堂课都要各种创新,教师岂不成了天才?而且,对于具体的情境设计和操作方法来说,第一次可能是有新意的,但只要是第二次运用,就不是“创新”了。那,教师岂不要累死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也许你的情境和方法并不是创新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使用不同年级的教材,进入不同的教学单元,就会有新的学习内容。正如一部小说,只要内容不断更新,就可能吸引读者读下去,但并不需要在文本呈现方式上不断创新。同样的内容,用小说的方式、用话剧的方式、用歌剧的方式、用电影的方式、用绘画的方式,都是可以表现出来的。

因此,“内容的新”比“方法的新”更加重要。

3

备课时辛苦准备,

实施时漏洞百出,怎么办?

王耀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第五届“全人教育奖”获得者)

要自己准备一节课,我建议手边有3份基本资料:教材、教师用书和一种练习册(最常用的即可)。具体可以分三步来做:

1.第一步是做题

对于要讲的这一小节内容,通读教材内容并完成教材习题,阅读教师用书补充对教材内容的解释并核对教材习题,完成练习册的相关习题。这一步的目的是把本节课的知识点(包括适当的变式与延伸)过一遍,不至于出现明显的疏漏。

2.第二步是写教案

建议仿照教材框架,把关注点放在理解该框架的思路上,而不是急于重新设计一种思路。因为你花几个小时拿出的设计未必就比教材编写组花几天甚至几个月做出的设计更好。诸如引入案例和例题,也建议使用教材原题,理由同前;但是可以补充类似的新例子,或者在原例题基础上补充更进一步的追问。

3.第三步是总结思路

闭上眼,自己在脑子里大致过一下这节课:用什么例子引入,重点讲什么知识、什么方法,要用哪些例题,哪道题要重点讨论,高潮在哪里,最后怎么总结……花不了几分钟,但是收获很大。

4

整本书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各有什么侧重呢?

王红顺(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

1.开学前一周以整本书备课研讨为主,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学科课标目标、级段目标与本册目标分解;

(2)浏览、阅读整本教材;

(3)在熟悉各章节教材逻辑体系结构基础上,画出整本书知识树或思维导图;

(4)确定整本书重、难点章节;

(5)编制教学进度表;

(6)撰写学期教学策略、方案;

(7)选定学科练习册、试卷。

2.每单元教学前,要进行单元备课。其侧重点:

(1)详细阅读单元教材;

(2)熟悉单元总目标;

(3)梳理单元知识双向细目标(知识点及教学要求;

(4)确定课时重难点;

(5)划分单元课时数;

(6)制定单元教学策略;

(7)编制单元测试卷。

3.课时备课侧重点:解决三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没有。一节课可分多个课时,以一课时一课时写导学案。

5

备课中如何选择、设计

有效的教学活动?

黄丽(广东番禺中学英语科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广州市英语特约教研员、番禺区英语特约教研员)

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设计的教学活动缺乏持久性,无目标导向,没有达到真正的学习深度,让学生产生学习就是参与“动手不动脑”活动的错误观念,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另一个问题就是备课时设计的教学活动预设过高,超出学生的水平层次,造成学生参与度低,活动的有效度低。

例如,某教师在人教版《英语》必修2 Unit 2 “Olympic Games”的阅读课型备课设计中,安排了给学生看一段录像的环节。录像指出奥运会的意义在于“给每一个普通人登上世界舞台、展现自己的机会”。

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预设目标为:学生看完之后,能够将文章的主题大意升华到录像表达的意义这个层次。但是在课堂上,由于教师前面的阅读教学设计并未对其进行铺垫,学生的语言、思想都达不到该任务的要求,结果课堂的最后五分钟里,老师只是与一位同学交谈,其他同学只能旁观。这样的教学活动有效度不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

建议教师保留这段录像,把录像作为讨论的导入,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奥运会的意义,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不是把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教师预设的范围里。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备课中应首先确立引导性的智力目标,思考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是什么,大概念是什么,我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什么、做什么,学习此项内容与什么有关,为什么学生要学习这个知识,然后遵循语言教学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原则,围绕大概念的导入、呈现、运用和巩固来选择相关的教学活动,搭建支架,助力学生生成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