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顶级投行揭秘中国城市转型背后的巨大商机

 追梦文库 2020-03-20

城市是人类的杰出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1950—2050年,全球城市化率将翻番。预计2050年,68.4%的世界人口将生活在城市。技术进步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因子,特别是被人工智能武装的智慧城市将引领城市的未来发展。

目前,中国城镇人口7.9亿,构成16.44万个社区。世界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蓝皮书报告《中国城市化2.0:超级都市圈》称,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增长可能来自于借助5G连接、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和现代交通建设超级智慧城市。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目前的60%提升至75%,新增2.2亿名“新市民”。

5G助推智慧社区建设 百亿商机一触即发

科技的浪潮澎湃袭来,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生产状态。在诸多前沿科技中,5G是最火的一个。当下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的科技都离不开5G 技术,5G带来的不仅仅是高速,而是将终端全部纳入网络,实现“万物皆可联”,这为未来城市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世界顶级投行揭秘中国城市转型背后的巨大商机

制图:金小鹊

智慧城区(社区)在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的基础上,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智慧化生活环境,这其中涉及安防、医疗、健身等多种元素,是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系统服务,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随着5G 技术商用的发展,智慧社区将插上翅膀,迎来发展关键期。

世界顶级投行揭秘中国城市转型背后的巨大商机

制图:金小鹊

5G的主要落地场景包括智慧安防、智能停车、智能照明等,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为社区居民打造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服务系统。

当下,智慧社区正成为一片新蓝海,吸引着多方投资者的关注。一些投资者目前正积极进行“社区+物流”、“社区+安全”、“社区+科技”的融合业态创新,希望在建设智慧社区领域能把握住难得的机遇。

2025年智慧城市将创造超2万亿美元的商机

世界顶级投行揭秘中国城市转型背后的巨大商机

全球在建智慧城市数量

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预计,到2025年,亚太地区预计成为智慧能源领域增长最快的地区。

在亚洲,超过50%的智慧城市将位于中国,智慧城市项目将为中国经济创造3200亿美元价值。

在北美,智慧建筑市场,包括智能传感器、系统、硬件、控制和销售软件的总价值将在2020年达到57.4亿美元。

考虑到欧盟委员会在制定这些举措方面的参与度,欧洲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最多的智慧城市项目投资。欧洲网上叫车市场是城市发展智能移动解决方案的中心,目前收益达到500亿美元,到2025年将达1200亿美元。

在拉丁美洲,积极发展智慧城市举措的城市包括:墨西哥城,瓜达拉哈拉,波哥大,圣地亚哥,布宜诺斯艾利斯和里约热内卢。在巴西,到2021年,智慧城市项目将占整个32亿美元物联网收益的近20%。

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数据:截止到2019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增长到10.5万亿元。初步估算,预测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

2016-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世界顶级投行揭秘中国城市转型背后的巨大商机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制表:金小鹊

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开展和推广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智慧城市相关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同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加速投入。根据IDC《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规模为20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1%;2019年相较2018年的增长了14.09%;预计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规模将达到389.23亿美元。

2016-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世界顶级投行揭秘中国城市转型背后的巨大商机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制表:金小鹊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2020年中国宏观逆周期政策力度不减,经济小周期筑底温和复苏,城市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成经济的重要发力点,尤其在打造智慧城市领域方面,未来十年的投资可能更多是软基建、数字类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

在金小鹊看来,把握中国城市建设转型的轨迹,发掘智慧城市建设的商机,不妨从技术应用及服务方面来思考布局,譬如有关安防、商业、交通、社区家庭场景等领域的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