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鸭文化

 共同成长888 2020-03-20

鸡鸭文化

黄绍坚

 

(一)

一只公鸡,在鸡窝里鬼混了五年。

这期间,它最重要的工作,是顺带泡了几只小母鸡。

五年后,它向世人公布了它的研究成果:在过去的亿万年中,下蛋的都是母鸡,打鸣的都是公鸡,从蛋壳里孵出来的都是小鸡;小鸡孵出来后,公的就长成公鸡,母的就长成母鸡;公鸡的叫法是“唔唔唔”,母鸡的叫法是“咯咯咯”,小鸡的叫法是“叽叽叽”……

它受到了广泛的称赞。据说,这种走出书斋式的“趴窝调查法”,很科学。

于是,这只公鸡成了“社会学家”。

 

(二)

另一只公鸡,对鸡和鸭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它终日埋头于历史资料的分析和统计。

若干年后,它也公布了研究成果:自打有鸡和鸭的历史以来,鸡蛋孵出的100%是小鸡,鸭蛋孵出的100%是小鸭;如果把小鸡和小鸭扔进水里,小鸡100%会淹死,小鸭100%会浮水;据宋本《鸡史》记载:小鸡100%会啄米;另据元本《鸭谱》记载,小鸭100%撇着两只鸭爪走路……

这只公鸡坚称,凭它对鸡鸭历史的深入了解,它认为小鸡啄米是因为肚子饿,小鸭则是天生只会走鸭步……

结果,它被授予“历史学家”的桂冠。

有一只鸡和一只鸭表示反对:这玩艺儿也算历史学?

然而它们遭到痛斥:这叫计量历史研究,是最新的研究方法!

 

(三)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哲学命题。准确地说,如何认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如何界定由量变到质变?这个问题很重要。”人类如是说。

多数鸡们当然不懂“人语”。可是,有只懂“人语”的精英公鸡,却听到了。不光听到,它还记住了。

于是,它回到鸡鸭社会中,发表了一连串的随笔。

第一篇:“先有鸡乎?”第二篇:“先有蛋乎?”第三篇:“鸡是由蛋孵的乎?”第四篇:“蛋是由鸡生的乎?”

而后,它将这几篇文章结集出版。

人类嘲笑说:“敢情这哥儿们是个‘思想的二道贩子’:从我们这儿批发了一些思想,回去分成小包装零售呢!——而且,还丢了最重要的量变和质变问题。”

但是,我说过,多数鸡们不懂“人语”。听得懂“人语”的,只有精英阶层的鸡;而它们和作者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混,是断不肯将“人语”告诉其它鸡们的。

于是,这只公鸡成了著名的“思想家”,还到处签名售书呢。(1998年12月12日01时56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