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阶段古文中的文化知识

 chy随和 2020-03-20

一、文学常识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要知人论世。只有充分了解了作家所生活的时代特点、作家的思想性格等,才能对作家的作品有正确的理解。同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学主流样式,这就要求对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有所了解,才能较为深入地认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重要的作家、作品、时代及体裁特点等都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多积累一些文学常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古文阅读能力。
  
    二、文体知识
  
    1. 铭:本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2. 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不管是叙事、议论,还是说明,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3. 记:“记”体散文有的是游记散文,如《小石潭记》;有的相当于今天的杂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主张等,如《岳阳楼记》;有的则侧重于介绍、说明事物,如《核舟记》。
  
    4. 序:分为两种:一种是“序言”“后记(序)”;一种是“赠序”,相当于今天的“赠言”。
  
    5.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难点
  
    一、初中阶段古文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主要有哪些?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丰厚的文化积累。因此,了解并积累一些古代文化知识是极为必要的。初中语文文言文中涉及到不少古代文化知识,举例介绍如下:
  
    1. 古诗文集命名的常见类型
  
    籍贯式,如《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人;书斋工,如《聊斋志异》,作者薄松龄,“聊斋”是其书室名;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别号式,如《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谥号式,如《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文忠”;官职式,如《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官至俭校工部员外郎;年号式,如《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编辑于唐穆宗长庆年间;姓子式,如《庄子》《墨子》《韩非子》《孟子》等。
  
    2. 古代官职任免专称
  
    拜:授给官职。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授:授予官职。擢:选拔,提拔。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低官职调动。罢:罢免,停职。免:免除官职。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谪:降职并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
  
    郡: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周代时郡小县大,战国时逐渐变为郡大于县。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郡县制,以郡统县。汉代沿袭这一制度。到隋、唐时代,有的称州,有的称郡。到宋代以后,不再称“郡”,而称“州”“府”。
  
    4. 古人的“避讳”
  
    封建时代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或换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叫“避讳”。如《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句中的“人风”即“民风”,改“民”为“人”是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又如“秀才”改为“茂才”是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之讳。
  
    二、文字常识识记与积累的重点是什么?主要方法有哪些?
  
    1. 重点是“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关于作家,主要识记作家的姓名、字号、称呼、朝代、历史地位,作家的并称等都要识记。例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初中阶段涉及的作家并称主要有:唐宋八大家、三苏、李杜、小李杜、王孟、初唐四杰……关于作品,主要包括作品的出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作品的人物、名句、作品的体裁、表现手法、作品中的古文化知识等。
  
    2. 初中阶段应重点了解的作家有:孔子、孟子、司马迁、曹操、陶渊明、唐宋八大家、王勃及“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马致远等。
  
    初中阶段应着重了解的作品有:四大古典名著、《诗经》《论语》《孟子》《左传》《史记》《战国策》《乐府诗集》《古诗十分首》《韩非子》《水经注》《梦溪笔谈》等。
  
    3. 识记、积累文学常识和古文化知识的方法有:(1)理解;(2)背诵;(3)比较,如李白、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4)归类列表,将教材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应包括的内容都网络进去,力求全面、系统,便于复习时识记与比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