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管校聘来了,老师如何应对?与情绪管理更相关

 记忆师雷鸣 2020-03-20

“县管校聘”来了,是好事。老师该如何应对,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个人能力提升,万变的是外在环境、人员的变动。

什么是县管校聘?

县管校聘就是以县为单位,对所辖区域的老师、校长进行统一管理,打破了一个老师、校长在一个学校干一辈子,让老师、校长流动起来,使得老师和校长从“某所学校的人”转化为“县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现象,校长不会固定于一所学校,老师也不会固定于一所学校,让校长、老师在整个县里面流动起来,让优秀的老师流动起来。

这个过程中,一些老师如果教学水平不够,可能面临着在学校的岗位落聘,成为所谓的“下岗”老师。但是实际上对于没有竞争到岗位的老师,教育部门会进行统一的培训,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上去。

对于那些没有师德的老师,就面临着真正“下岗”,被开除出教师队伍之中。

给老师们带来的焦虑

县管校聘作用就是让老师、校长活动起来,减少“铁饭碗”现象,尤其是减少教学水平不过关却一直在老师队伍中蒙混的现象。

这样一个变动会给人带来一种危机感,因为危机感,老师可能就会担心自己的工作岗位问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焦虑。

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不恰当的心态变化。作为老师,首要的就是师德,师德最基础的就是内心修养,因为一种变动引起内心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个人修养不足,对内心调控缺乏的一种表现。同时,这种焦虑的表现也正好是提升我们师德的一次机会。

在今明两年,教育系统会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大量的老师,他们主要是年轻人,年轻人气血旺盛,情绪不易控制,很容易在调控情绪中出现纰漏。情绪就是内心上的变化表现,调控情绪在本质上就是调控内心,与我们的焦虑的调控方式是一样的,这些都是师德修养的基础,是师德训练的基本功。

所以,无论是新老师,还是老老师都面临着内心情绪的调控,都面临着师德修养的训练和练习。

如何做好师德修养,调控内心的焦虑等情绪?

第一步,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发生的感受。当我们有各种情绪来临的时候,不管是焦虑,还是恐惧、害怕,甚至是喜悦、开心,我们都需要认识到在这些情绪的当下,我们的身体是一种什么状态,进而去感受下我们的身体在这些情绪下是如何的。这样的观察,不是从书本中得来,而是将注意力放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去感知,去体会。

第二步,学会放松自己的身体。情绪的发生,会伴随我们身体的应激反应,这时候身体会处于各种各样的紧绷状态,有时候是脑袋,有时候是身体肌肉……我们要学会从头到脚地去放松身体。通过身体的放松,感受到情绪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最源头处的变化。

第三步,观察我们情绪的源头的变化。当我们把身体完全放松以后,排除身体各部位的应激反应后,我们会在我们的胸口中央,也就是我们的心窝、心口、心门处感受到一种种能量、气血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就是我们的情绪的源头。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此处为什么是心窝、心口、心门?

正是因为它是我们心的窝,心的口,心的门,在这个地方可以感受到我们内心的变化,它是我们的情绪发源地。正是《道德经》“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就是各种情绪变化的感受认识。

第四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当我们在感受到心窝处的情绪发生时,就只需要去观,也就是去感觉。没有情绪的时候就感觉没有情绪的妙感,有情绪来了就感觉情绪给我们的内心带来的变化与感受。这种感受就类似于物品的软、硬、大、小、冷、热、快、慢、松、紧……

在这个观察情绪的感受时,我们不要去判断情绪是什么情绪,不是喜悦,也不是悲伤,也不是遗憾,就是放下我们对这种情绪的概念判断,而是认识情绪感受本身的基本属性,这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五步,说出对大家都好的话,做出对大家都有益的事。观察情绪,是让我们跳出情绪的困扰,但不是让我们不务事,更不是让我们把事情干糟糕了。而且,老师本来就是成就学生、引导学生追求大道的引路人。所以,我们更要在观察到情绪之后,做出对大家,包括对自己都有益的事情。

不变的是个人能力提升

老师,在县管校聘的体制下,调控内心情绪、修养身心,提升个人师德修养的基础上,还要在教学业务能力上提升自己。无论是师德修养的提升,还是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都是我们老师一辈子的事情,这是不变的,哪怕环境、学生再怎么变化,我们都要做好我们个人能力的提升。

师德修养提升,根本在练心,静心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又可以促进我们对个人教学能力的思考与研究,促进我们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所以,我们老师在把个人能力提升起来后,无论教师制度如何变化,我们都能成为孩子们需要的人,也就能成为学校、国家需要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