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小陈茶事 2020-03-20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过了大寒,冷到极致,新春正生。

朔风凛凛里,旧历新年的气氛越来越浓。

寂寥的冬日午后,适合煮茶待客。

宋代有位文人,写下这样的诗句: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进入了腊月后,大地彻寒,寒梅始开。

旧时的古人们,以火著拨火炭,神情专注,从容相熟,雅致的煮茶画面,引人遐想。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窗前月下,主宾各持一盏热茶,赏梅共夜话,颇有魏晋风骨。

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

古来今往,既清闲,又优雅的煮一壶茶,受到不少人的喜欢。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煮开一壶茶,享受一段慢时光,特别有闲情。

林清玄在《煮雪》里写,传说北极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便凝成了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烤来听。

一把火将雪烧开,就成了一个春天。

可惜福州无雪,岁暮天寒用玻璃壶煮老白茶,不知能不能烧出来一个春天?

正月来了,喜洋洋的春节氛围里,村姑陈今日就来分享煮茶的几招细节。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2》

煮茶细节之一,茶壶材质的选择。

大致划分下来,从古到今,煮茶壶的材质最常用的是粗陶、紫砂、玻璃、金属。

不过要说到煮白茶上,建议大家使用粗陶壶和玻璃壶煮茶。

为了避免影响茶汤的风味,不适合用紫砂和金属材质的壶,直接煮茶。

紫砂,材质比较特别。

由于没有经过超高温的烧结,内部具有双气孔结构。

用于煮茶时,紫砂内部的“毛孔”,容易吸收茶汤的香气和滋味,不利完整茶汤风味的改变。

再来则是,用紫砂壶煮茶,不适合直接放在电陶炉的加热面板上煮,底部容易有炸裂的风险。

过去的人们用紫砂壶煮茶,需要放在风炉内,底部用炭火进行加热。

风炉煮茶,看似风雅,但实则很麻烦。

从现代生活的角度看,还是简单、省事、直接的电陶炉底座,更为适合作煮茶的搭档。

金属材质的茶壶,属于一个比较大的分类。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铁壶、银壶、铜壶、锡壶等,都属于其中。

不过,但凡是所有金属材质的壶,可以适合用作煮水,但不适合直接用来煮茶。

金属材质的壶,容易与茶叶内部的物质发生作用,从而产生出不利茶汤风味的物质,让一款好茶的风情减色不少。

可见,寒冬岁暮煮茶,更适合选粗陶壶、玻璃壶。

粗陶壶,更具古风,古色古香。

并且,粗陶还能具备一定的调节茶汤质地的作用,让煮出来的茶汤滋味更加顺滑。

虽然说,粗陶容易吸附一部分的茶香,不过并没有紫砂壶的吸香吸味,来得那么明显。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复古雅致的粗陶壶用作煮茶,普适皆宜。

最后,要说到煮茶壶的最佳材质,莫非玻璃茶壶莫属。

高硼硅玻璃材质的壶,耐热耐高温,不易炸裂。

并且,由于玻璃的导热性能出色,所以用作煮茶时,可以更为节能高效。

再加上,细腻光洁的玻璃,透明坦荡,方便清洗,不容易茶渍。

如果是刚开始喝茶,煮茶没有足够经验的新手,更建议入手玻璃壶煮茶。

煮茶加热时,由外往里看过去,能够通过观察汤色的变化,从而很好的调整煮茶时间。

避免一不留神,因为煮茶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茶汤煮出来又浓又重又苦,并不好喝。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3》

煮茶细节之二,水质的选择

腊月天寒,煮出一壶好喝的茶,煮茶用水的挑选,同样很有考究。

早在陆羽的年代,《茶经》就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发展到了今日,随着环境污染情况的日愈严重。

江河湖泊的自然水体,绝大部分不适合直接用于煮茶和泡茶。

不过,远离人烟,少有污染,流经层层山岩过滤的山泉水,由古至今都属于茶事用水的首选。

山泉水,清冽、纯净、甘甜、沁凉。

取山泉水煮茶,能够为好茶的风味,增色不少。

不过,从实际生活的层面考虑,藏于深山的泉水,取用多有不便。

所以日常生活里的喝茶,难以直接用到泉水。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平常泡茶、煮茶时,更建议茶友们用大牌子的矿泉水、山泉水。

如果是平常喝茶频率比较高的朋友,可以直接订购桶装的纯净水,很是方便。

水体清纯,不含丝毫杂质的纯净水,能够让一款好茶的风采,得到原汁原味的呈现。

如果是平常喝茶频率不高的朋友,那么得了空闲,遇上了好茶,再到便利店里提一壶纯净水冲泡,同样未迟。

从珍惜茶味的角度看,煮茶不适合用的水,是自来水。

现代生活里,自来水属于我们日常最直接能接触到的一类水。

不过,自来水的水质,容易受到管网运输,管道老化的影响,带出铁腥味和塑料味,影响茶汤的风味。

再加上,自来水在出厂之前,预先需要经过氯气消毒,水体容易残留怪味。

为了方便,直接用自来水煮茶,对于好茶的风味呈现而言,难免要打上折扣!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4》

煮茶细节之三,投茶时间的讲究

对比冲泡,煮茶的操作要更简单。

将茶壶洗刷干净后,投茶注水,再一同煮沸,基本上一壶暖汤即成。

不过,具体说到煮白茶的操作上。

该什么时候投茶,里边有不少讲究。

这一步,可以分为冷水煮茶,和热水煮茶。

所谓的冷水煮茶,是指在冷水的、水温处于常温的状态下,开始煮茶。

而热水煮茶,指的是壶内的水温经过加热,烧到沸腾后,再投茶去煮。

两种不同的煮茶时间,分别有着各自的好处。

冷水煮茶,可以让煮茶时间更加充裕,进一步释放茶叶的内质,适合喝茶口味偏浓郁的朋友。

热水煮茶,能够更好的掌控一壶茶的煮茶时间,避免因为煮茶时间过长,而导致煮出来的茶汤,滋味过浓过苦。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那么,在煮白茶的时候,什么时候适合冷水煮茶,而什么时候适用热水煮茶呢?

按照村姑陈的个人煮茶经验,如果是煮泡开过的白茶叶底,那么建议冷水煮茶。

提到叶底,少部分的朋友,还不大理解这个概念。

内质丰厚的高山白茶,简单的用盖碗泡过了一两道,叶底还没舒展,此时还没达到煮叶底的阶段。

建议是,盖碗泡开过7-9冲,茶味泡淡后,再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煮叶底。

而直接在煮干茶的情况下,由于白茶内部的茶味物质,还处于100%的完好状态。

那么适合等到壶内的水烧沸后,再投入干茶去煮,避免因为煮茶时间过长,茶味提前过多释放,造成浪费。

提到了煮干茶和煮叶底,这里分别提一提,它们之间的茶水比例。

煮茶,在注水量300-400ml的情况下,如果是直接煮干茶,建议投茶2-2.5克。

而如果是煮盖碗泡开过的叶底,那么原先5克的叶底,可以系数投入。

在茶水比例适当的前提下,掌握投茶的时间,更能煮出一壶浓淡适中的茶汤!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5》

煮茶细节之四,什么白茶适合煮?

白茶,根据不同的储存年份划分,可以分三类。

新白茶、陈白茶、老白茶。

新茶,白茶制作完毕后,陈化时间不足1年。

陈茶,储存时间在1-2年。

老茶,储存时间不低于3年。

其中新白茶不建议用来煮茶。要煮,建议煮陈白茶和老白茶。

新白茶,由于没有长时间的陈化,内部的茶味物质,仍然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

从整体的风味而言,新白茶以清新、鲜爽、清香见长。

如果直接用于煮茶,那么很容易导致煮出来的茶汤,滋味过浓过苦。

如此一来,不单会令新白茶的鲜爽减分,还会白白浪费好茶的风味。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不久前,就有新茶友来反馈,他直接煮了2019年的辞秋,发现煮出来的味道不好喝。

这,一点儿也不出奇,陈化时间不足小半年的辞秋,现在还远没到适合拿来煮的阶段!

提到冬日煮茶,将老白茶煮着喝,话题度更高。

经过多年陈化的老白茶,风味甘醇,茶味厚实。

将其煮着喝,茶汤风味更加的清甜、顺滑、药香悠扬明显。

沉稳甘香的老白茶,暖香萦绕,暖汤绵滑,分外润喉和舒心。

提到煮白茶,除了老白茶适合煮之外,陈白茶也不错。

虽然说,陈白茶煮出来的茶汤,难以达到老茶那般沉稳、绵柔的质感。

不过,经历了一定陈化期的陈白茶,茶味日趋稳定,茶多酚、咖啡碱不断发生了转化,紧紧的被络合物质包裹在一起。

故而,并不容易煮出又苦又涩的茶汤风味。

具有兼美风情的陈白茶,将其煮着喝,别有一番风味!

岁暮天寒,宜煮茶,简单几招,教你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

《6》

曾有过一首《煮茶》诗:

至味心难忘,闲情手自煎。地垆残雪后,禅榻晚风前。

好茶一杯,可以涤虑,令人忘却芸芸,尘劳顿消,身心两轻。

岁晚的日子,寒风起,来年的新春在不远前。

清风徐来,鸟声清脆,远山清晰,天朗气清。

这个春节,煮壶好茶,最是有闲情!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