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检验案例分析

 s6s8 2020-03-20

临床检验案例分析

为了让检验人员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和临床结合起来,小编会在每周推送信息中介绍一个临床案例,以供大家学习。如果你有更好的案例,可以私信给我们哦。

案例详情



患者:女性,26岁。

症状:半年来感觉乏力、食欲不振、腹泻。到医院看病,接诊医生诊断为“贫血”,给予维生素B12、叶酸和铁剂。服药三个月,病情无好转。再到医院检查,检验医师反复询问得知,该患者小时候经常感冒,平时做工劳累,身体有点不舒服也不太在意,可近半年症状加重。



检查结果

查体发现患者面色及眼睛黏膜苍白;实验室化验尿常规异常,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异常升高;B超检查发现双肾有实质性损害。

案例分析


1

肾性贫血与肾的分泌和排泄功能有关

肾组织损伤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使幼稚红细胞的增值、发育成熟减少使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肾脏的排泄功能衰减,血中尿素氮、肌酐异常升高,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易破坏引起溶血。该患者的贫血不是缺铁或缺某种营养引起的,而是慢性肾炎、尿毒症所致的“肾性贫血”。


2

肾性贫血易误诊?

临床上,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肾性贫血患者,有相当一部分被误诊。一般认为,贫血多是营养不良引起的营养性贫血,有的医生只用叶酸、铁剂以及补血口服液等进行治疗。可有很多时候,原发病的症状可以很隐蔽、轻微,如本例患者。经过漫长的过程,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出现了以消化道为主要症状的肾性贫血。


3

检验医生应该注意什么?

检验医师要提高对贫血的认识,贫血也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可疑患者,即使尿量正常,也要做尿常规检查。一旦尿检有蛋白尿或血尿,同时又伴有血压的异常,这时往往有肾性贫血的可能,一定要继续做血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检查,这样便可以很快确诊。

案例来源于《检验医师临床案例分析》

作者:张晓宁、范洪、王文正、陈凌云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