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小陈茶事 2020-03-20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明日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农历六月,小暑节气到来后,意味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小暑有三候。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温风,稍显含蓄。到小暑节气,那吹来的,都是热风,扑面而来的热浪,让人节节败退。

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

就连最扛热的蟋蟀,也要悄然躲进屋檐下。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原本能在野外天高云阔的蟋蟀,还是抵挡不住小暑后的热风,赶紧纳凉。

这时候的我们,也要悄悄躲进屋内。

小暑,是要避暑的。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2》

说起避暑,现如今的我们,要比古人幸福得多。

一台1.5匹的某品牌空调,就能实现。

足不出户,将暑热隔在屋外。

然而,古人的多样化避暑方式,却多了几分意境美,多了几分情致,让这个夏天,不再如此枯燥。

当然也有可能,古人没有温室效应的困扰,夏季还不至于热成今天这个模样。

古人的避暑方式,多样化。

可以像秦观一样,在柳树下避暑,泛舟湖上。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夜半时分,水波粼粼,凉风送爽,若是池中种着莲花,更是香气怡人。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意外地发现,古代人的避暑方式,大同小异。

如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又比如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还有白乐天。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他们应对暑热的方式,简单而粗暴。一句话总结——借助自然风。

要是他们穿越到现代,发现空调这么个神奇的物件,还会不会有这些全文背诵的诗文呢?

好在没穿越,否则我们在空调房里。哪有这么多诗作可吟诵?

暑热难耐,恒温26℃的房间里,凉风阵阵,除了吟诵一曲,最让人放松又养生的方式,非喝茶莫属。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3》

喝茶,符合小暑养生的需求。

春夏养阳。

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总结来说,就是在最热的夏季,也要保持心情畅快,不可烦躁。

心静自然凉。

若是觉得躁动,烦闷,此时就需要喝一杯茶让心情平复。

中国茶,分为六大类,哪些茶可以达到平心静气的效果呢?

答案是:茶氨酸丰富的茶。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茶氨酸,是让人心情愉悦的最大功臣。它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让人产生开心的情绪。同时呢,茶氨酸还有抑制咖啡碱兴奋的作用。

即喝完茶之后,能让你的情绪得以平复。

而茶氨酸这一神奇的物质,它的分布也有规律,并非所有的茶类,都有高含量的茶氨酸。

茶氨酸在茶叶中的一般分布规律:

1.嫩叶>老叶,嫩梗>芽>叶,茶氨酸嫩梗含量比芽叶高1-3倍;

难怪每次李麻花在喝了村姑陈的荒野银针后,心情都会变得特别好。银针,用的是茶树的嫩芽制作而成,茶氨酸含量是最高值,故而能让人觉得心情畅快。

2.小叶种>大叶种;

3.春梢>秋梢>夏梢;

4.高海拔>低海拔;

5.高纬度>低纬度;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茶氨酸在不同茶类中的分布规律:

测定表明,在六大茶类中,以白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为300719mg/100g。

其次是绿茶和黄茶,在173011~194417mg/100之间。

含量最低的是黑茶,只有7111mg/100g。

综合来看,在夏季里,要想喝茶能够在短时间内让人感到心情愉悦,首选白茶,其次是绿茶与黄茶。

并且,白茶的选择,也大有讲究。

结合茶氨酸在茶树上的分布规律上来看,高山春白茶,成了最佳选择。

白毫银针、白牡丹、春寿眉,皆可。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4》

小暑节气,别因贪凉选择冷泡白茶。

知道了小暑节气适合喝白茶,那白茶究竟要怎么喝?

最好的方式,是热饮,而非冷泡。

自端午过后,冷泡茶成了主流,各大公号上,像约好了似的,开始推广冷泡茶。

冷泡这个做法,虽然新颖,然则于养生而言,并无好处,反而会让身体机能受损,并不能达到春夏养阳的目的。

冷泡茶,是如何制作的呢?

一种,是用冷水泡茶,投茶后,静置几小时,待茶汤有了味道后,直接饮用。

另一种,是用沸水泡好茶后,放进冰箱里,让茶汤温度下降,变成冷饮。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讲真的,这一做法,简直就是画蛇添足。

从古至今,冷的东西,总不是最受欢迎的。

西门庆这一“酒鬼”,每次喝酒前,都要温一温。吃冷酒,并不是首选。

对养生颇有研究曹公,借助薛宝钗,说出了养生的法门。

“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

冷泡茶,就如这杯冷酒一般,喝下去之后,要用五脏的热量去暖它,从内里亏损,还如何养阳气?

故而,真正为养生喝茶,冷泡不是第一选择,喝热茶,才是最好。

更何况,盛夏季节喝热茶,才是最能解暑降温。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5》

喝热茶,才适合夏季养生。

我们所说的热茶,通常是能够入口的温度,一般在50-60℃之间,这一温度下的茶,适合饮用。

喝热茶,有助于体表散热。

热茶入口后,譬如表面的毛孔会受到刺激张开,散发热量。

体表的热量散发后,自然能凉快下来。

身体的燥热散去后,心情也会随之平静下来,否则将如火星撞地球似的。

还如何实现平心静气?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再者,用沸水冲泡的茶,喝着更香,能让茶叶中的物质更好地溶解到水中。这些物质,也有极好的散热功效。

如,茶叶中的咖啡碱,其实也是散热的重要物质。

同时茶中的芳香物质本身就是一种清凉剂,它们在挥发过程中能从人体皮肤毛孔里驱走一定的热量。

并且,喝热茶,不会给肠胃带来负担,有助于养生。

其实,要泡一杯热茶,并不难。

得到一杯热乎的白茶,有三种方式。

一是白瓷盖碗,二是玻璃杯,三是煮茶壶。这三种冲泡法,都能让我们喝上一杯热茶。

关于这三种冲泡方式,详见文章:

图解白茶冲泡的盖碗、玻璃杯、煮茶壶泡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小暑节气如何喝茶大有讲究

《6》

小暑将至,暑意浓浓。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又到了热到不想出门的季节,在家中静坐,咱们也别闲着,泡一杯适合夏天喝的茶吧。

白茶、绿茶、黄茶,总有一种茶,和夏天特别般配。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要是觉得喝一杯,还不足以消暑,不妨借鉴卢仝的做法,连喝七碗茶。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