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茶青到冲泡,是谁偷走了你的好白茶?

 小陈茶事 2020-03-20
从茶青到冲泡,是谁偷走了你的好白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一位多年不见的好友来家中做客,自然要用上最好的茶相待。

茶室茶香袅袅,朋友端起茶杯啜饮,忍不住感慨,“还是在你这喝的茶最好,比我自己泡的强多了!”

常年不见,生活圈子有别,原本担心或许会有些疏远,没曾想居然还是被一杯白茶打开了话篓子。

朋友并非内行,只是家乡那边一直有饮茶的习惯,故而也一直买茶泡茶,却不是多么讲究,泡出好茶或者泡坏一杯茶都只认为是运气。

从茶青到冲泡,是谁偷走了你的好白茶?

听说村姑陈爱白茶,也开始跟着往家里买白茶,但她又不懂门道,随意购茶,买到的茶可想而知。

“有时候买到的茶,闻起来香,泡起来却超级寡淡,有的听说产地很好,喝着却也不怎么样,是因为我不会泡吗?”

“我都怀疑我家有贼,专门偷茶叶中的精华了!也花了不少钱,怎么我买到的茶都是这么不给面子?”

看着好友故作愁眉苦脸,含恨捶胸,忍不住被逗得哈哈大笑。

“确实有贼!”故作正经地倒出茶汤,神秘地冲她挤挤眼,“给你讲讲,是谁偷走了你的好白茶!”

从茶青到冲泡,是谁偷走了你的好白茶?

《2》

产区不行,偷走了你白茶的香气

同样一株茶树,坐落在了不同的产地,一颗落在平地茶园,一颗落在高山产区。

它们同样努力吸收着土壤里的养分成长,一样接受着阳光的照耀。

但土壤有别,阳光有差,海拔之异,造成了它们最后不同的模样。

平地的茶树坐落的土壤透气性并不优秀,或许是这土壤曾经种过其他农作物,其他植物已经将这土壤里的养分吸收了七七八八,平地白茶耗尽了生长的气力,也吸收不到更多的营养。

高山的土壤则好了许多,土壤的通透性极佳,人烟罕至的高海拔地区少了人类的剥夺,土壤中依旧蕴藏着丰富的微量元素,高山白茶尽情吸收着这些营养,叶片收到这些营养,生长得愈发鲜嫩饱满。

高山上的植腐层厚厚,为茶叶提供了丰富的芳香醇类物质,这些物质被纳入茶叶,成为了白茶的花香、草木清香,平地茶树却没有这种生长条件,它的香气便比高山要跌落数截,茶香平平。

从茶青到冲泡,是谁偷走了你的好白茶?

平地茶树接收到的阳光,亦不同于高山白茶所接收到的阳光。

坐落平地茶园,阳光无遮无掩,尽情洒落茶树身上,这些没有任何遮掩的阳光,曝晒着娇嫩的茶叶,将它们叶片微微发红,叶片中的一些物质迫于热度而蒸腾。

高山白茶受到云雾的保护,漫射光温和,洋洋洒洒散落高山,为高山的阿比茶树提供了温光,又不至于破坏它们鲜嫩的叶片,这些茶叶得以保存完整的心态,娇嫩地生长在茶树上,孕育着属于茶叶的嫩香。

再看平地和高山的温度,海拔每升高100米便降低0.6°,生长在高山的白茶生长的气候比平地更加温凉,为了抵御这种寒凉,高山产区的茶叶只能长出密密的白毫保暖。

或许茶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些密密的白毫是白茶毫香的来源,高山白茶的五分地利,使它平地白茶多出了清甜新鲜的毫香。

同时温度较低的高山产区,茶树含氮化合物的积累飞速,茶叶中的茶氨酸含量悄悄上升,给茶叶带去鲜爽清香。

采摘茶青,感受不同产区茶青的香气,平地白茶平淡的茶香,便可以想象它萎凋烘干后普通的模样。

产区不行,它偷走诸位茶友手中白茶的香气。

从茶青到冲泡,是谁偷走了你的好白茶?

《3》

工艺不行,偷走了你的白茶滋味

无论茶青之间的差别如何,这些被采摘而下的茶青都被送往制茶人或茶厂手中,等候萎凋烘干,陈化成茶。

白茶的工艺之简单,却是白茶香气至关重要的一道门槛。

萎凋并非单纯的茶叶鲜叶失水,这种水分缓慢的流失,给茶叶内部带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叶细胞浓度夜夜改变,细胞透膜性逐步变迁,各种酶得到了有效的激活,引起了白茶生化成分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构筑了白茶的基本成味因素。

蛋白质水解生成茶叶的鲜甜茶氨酸,茶多酚的氧化增进茶汤会有的稠度,茶色素的形成改变了白茶茶汤的色泽。

一旦这萎凋的过程中出现差错,白茶的滋味便是差之千里。

传统的日光萎凋,对白茶的香气有着更进一层的增益作用,但也对制茶师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将茶叶摊晾在日光底下,利用日光让茶叶缓慢失水、干燥,要求制茶师需要尽量薄摊薄晾,一旦茶叶堆积过后引起渥堆,白茶的香气便多出了酵味杂味,如同一张白纸浸入墨汁,再也难寻它原本的纯白。

从茶青到冲泡,是谁偷走了你的好白茶?

太阳光波帮助茶叶光氧化,积累了芳香物质,更进一步改善茶的滋味,日光萎凋的白茶,往往能够做到落水融汤,馥郁香气茶汤中可寻,啜饮寻香,饮茶之乐。

室内的加温萎凋,便使得白茶的滋味稍有欠缺,少了阳光的参与,制成的白茶便少了三分阳光赠与的香气。

利用热风道、排气扇等装置进行温度湿度控制,加速了白茶的萎凋时长,达到了产量的要求,但温度湿度的分布不均,造成了鲜叶萎凋程度不均,缩短的萎凋时长,却没有完全完成茶叶内的生化成分转化。

故而室内萎凋的白茶,再好的茶青也只落得一种幽微优雅的香气,少了热烈的高扬茶香。

萎凋工艺之分,将同样的茶青划分了地盘,同途殊归。

工艺不行,制成的白茶或许香,却不够层次多变;它可能清甜,却又欠缺几分;滋味勉强称之为淳和,但比起好工艺而出的茶,少了稠度。

不好的工艺,它偷走了白茶的滋味。

从茶青到冲泡,是谁偷走了你的好白茶?

《4》

水质不行,偷走了你的白茶汤感

精挑细选的白茶落入手中,沸水一冲泡,却发现茶汤的表现平平,是谁偷走了好白茶的汤感?

答案就藏在那不起眼的清水中。

茶叶,只有遇上清水,才得以称之为茶。水作为构成一杯白茶的另一半,自然能够影响一杯白茶,它的重要作用,甚至能将原本的好茶拉入深渊。

“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大观茶论》中,宋徽宗早已发现优质的清水该有的要求。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许次纾同样在《茶疏》中强调了水质对茶叶的重要性。

很多茶友确实重视水质,从超市里搬回一箱箱价格高昂的矿泉水,但这些矿泉水却并非都适合白茶。

单单饮用矿泉水,味蕾较为灵敏的茶友很快便能感受到它们滋味的不同之处,不同品牌的矿泉水所拥有的矿物成分不同,一一影响了自身水质的滋味,这种独特滋味照进茶汤,并不能完整地展现白茶的滋味口感。

从茶青到冲泡,是谁偷走了你的好白茶?

矿泉水中的的钙离子,很容易与同茶叶中的细胞壁内成分结合,影响了白茶的内物质的析出,一旦受到矿物成分的阻塞,一杯好的白茶汤很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

细细品味,矿物质成分过多的水质冲泡而出的白茶,少了淳和的汤感,也欠缺了鲜爽的滋味。

故而我们得知,水质的不同,或是酸碱程度有别,或是矿物成分之差,对茶汤的水浸出物影响显著,而作为茶汤的主要成为物质,水浸出物受到影响,汤感自然也受到相应的打击。

但对于现代人而言,是很难如同陆羽一般,寻山问水,只为求得“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的山水,将其作为泡茶的上选。

莫说山水难寻,就连中下之感的江水井水都难以寻找。

而方便易得的自来水,水质各有不同,却都经过了自来水厂的化学处理,同样不利于白茶的冲泡。

故而超市上的纯净水,其实是冲泡白茶最为稳妥的选择。

白茶的汤感不行,嘘,可能是被水质悄悄偷走了。

从茶青到冲泡,是谁偷走了你的好白茶?

《5》

不好的产地,不好的工艺,不好的水质,都是白茶中的“小贼”,专门带走白茶的清香,茶汤的清醇。

而冲泡时的手法,则是白茶中的“劫匪”了,稍有不慎,好茶的花香馥郁,鲜爽甜润,都要被掳掠一空。

只是这其中诸多细节,却不是村姑陈这连选茶选水都摸不着边的朋友,能够在一日之内全部接受的知识了。

“我看你才是山贼头头,领着这些小贼回家,当然喝不到茶香咯!”

“懂了懂了,我自罚三杯。”说罢朋友抢走了公道杯,放在一旁自酌自饮了起来,好不自在。

装腔作势的两人对视一眼,忍不住破功而笑。

白日放歌无需酒,晴窗细乳戏分茶。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